文档介绍:中载,中国历史上经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从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瘟疫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674 年,惠王三年,丁未年,齐国传染病流行。
—— 《公羊传》庄二十年
公元前655 年,惠王二十二年,丙寅年,赵· 赵世家》
公元前544 年,景王元年,丁已年,真霍乱流行。
—— 《公羊义疏》引《考异邮》
公元前369 年,烈王七年,子年,秦· 六国年表》
秦汉时期
公元前243 年,秦始皇赢政四年,戊午年,天下疫。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公元前181 年,汉高后七年,庚申年,南粤暑湿大疫。
—— 《汉书· 南粤传》
公元前142 年,汉后元二年,己亥年,十月,衡山国、河东郡、云中郡民疫。
—— 《史记· 孝景本纪》
公元前64 年,汉元康二年,丁年,因疾疫之灾,宣帝赦令免收今年租赋。
—— 《汉书· 宣帝纪》
2 年,汉元始二年,壬戌年,设置医院专收患疫病者
—— 《汉书· 平帝纪》
11 年,新王莽始建国三年,辛未年,大疾疫,死者过半。
——《后汉书· 刘玄传》
16 年,新王莽天奉三年,丙子年,二月大疫,冯茂在句町,士卒死于疾疫者十有六七。
——《后汉书· 王莽传》
22 年,新王莽地皇三年,壬午年,大疾疫,死者且半。
——《后汉书· 刘吉传》
东汉时期
25 年,建武元年,乙酉年,疾疫流行。
—— 《后汉书· 李善传》
37 年,建武十三年,丁酉年,扬、徐部大疾疫,会稽江左甚。
—— 《后汉书· 五行志》
38 年,建武十四年,戊戌年,会稽因大疫而死者万数。
——《后汉书· 钟离意传》
44 年,建武二十年,甲辰年,马援在交趾,军吏经瘴疫死者十之四五。
——《后汉书· 马援传》
49 年,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年,武陵五溪大疫,人多死。
—— 《后汉书· 马援传》
50 年,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年,郡国七,大疫。
—— 《后汉书· 五行志》
89 年,永元四年,壬辰年,时有疾疫。
—— 《后汉书· 曹褒传》
110 年,永初四年,庚戌年,六州大蝗,疫气流行。
—— 《后汉书· 杨厚传》
119 年,元初六年,己未年,四月,会稽大疫。
—— 《后汉书· 孝安帝纪》
124 年,延光三年,甲子年,九月,京师大疫。
—— 《后汉书· 顺冲质帝纪》
125 年,延光四年,乙丑年,冬,京师大疫。
—— 《后汉书· 安帝纪》
129 年,永建四年,己已年,六州大蝗,疫气流行。
——《后汉书·杨厚传》
151 年,元嘉元年,辛卯年,春正月,京师大疫二月,九江、庐江大疫。
——《后汉书·桓帝纪》
161 年,延熹四年,辛丑年,正月,大疫。
——《后汉书·五行志》
162 年,延熹五年,壬寅年,皇甫规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
——《后汉书·皇甫规传》
169 年,建宁二年,己酉年,疫气流行,死者极众。
——《备急千金要方·伤寒》
171 年,建宁四年,辛亥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至医药。
——《后汉书·灵帝纪》
173 年,熹平二年,癸丑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至医药。
——《后汉书·灵帝纪》
179 年,光和二年,未年,春大疫使常俦中谒者巡行至医药。
——《后汉书·灵帝纪》
182 年,光和五年,壬戌年,二月,大疫。
——《后汉书·五行志》
185 年,中平二年,乙丑年,春正月,大疫。
——《后汉书·五行志》
196 年,建安元年,丙子年,南阳自此连年疾疫,不到十年之间,张仲景宗族两百余口,死者竟达三分之二。
——《伤寒杂病论·序》
217 年,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年,大疫,曹植作疫气》以描绘当时惨景。
——《后汉书·献帝纪》、丁晏《曹集诠评》
三国时期
208 年,建安十三年,戊子年,十二月,大疫,魏军吏士多死。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215 年,建安二十年,乙未年,吴疾疫。
——《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219 年,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年,吴大疫,尽除荆州民祖税。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222 年,黄初三年,壬寅年,大疫,诏敕尚引诸军还。
——《三国志·魏志夏候尚传》
223 年,黄初四年,癸卯年,三月,宛许大疫,死者万数。
——《三国会要》、《宋书·五行志》
234 年,青龙二年,甲寅年,夏四月,大疫。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235 年,青龙三年,乙卯年,春正月,京都大疫。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242 年,正始三年,壬戌年,吴,大疫。
——《三国会要》
252 年,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