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交通规划基本知识
用地
城市用地是交通产生的“源〞
城市用地即可以产生交通、也可以吸引交通;
不同的用地产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不同;交通性质和特征也不同。
用地
交通生成指标:表示交通的产生和吸引量与城市用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用地相关因素:
城市用地性质、面积、人口密度、就业密度。
其它相关因素:
工业门类,技术水平,工业产值、工业产量、运输总量、生活供给指标、商业零售额、平均家庭收入、生活方式与习惯。
用地做为交通源头,不同
性质用地产生出不同的交
通数量,这是研究的
出发点。
人
人的类型在交通出行特征上相差很大;
职业、年龄、收入、性别等因素。
交通出行的特征有以下4项要素:
1〕出行目的
出行目的类型
上班、上学、公务、购物、文体、探亲访友、看病、其它和回程九类。上班上学为刚性(职业)出行,除回程外其余为弹性出行。
了解出行目的意义
分析一个城市的出行特征。一般来说,自由度越高,弹性出行比例越高。
2〕出行方式
出行方式类型
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私家车,单位班车,公交,出租车,其它。
出行方式构造〔交通出行构造或城市交通构造〕
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
大城市机动车比例高,小城市非机动车比例高。
例如:南京公交出行比例到达28%,扬州%,高邮2%
出行方式与城市的经济开展水平、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3〕平均出行距离
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
1)平均出行距离与城市的规模、形态、用地分布、城市用地布局、人口分布有关。
2)多中心组团方式比单中心模式减少平均出行距离和平均出行时间,减缓道路的交通压力。
4〕日平均出行次数
每日人均出行次数。
1)平均出行次数反响了城市居民对生产生活活动的要求。
2)~;~3次/人
表3. 我国局部城市的居民出行率
城市名
出行率(次/人.日)
城市名
出行率(次/人.日)
北京
哈尔滨
上海
郑州
天津
青岛
广州
南京
大连
成都
苏州
济南
武汉
汕头
车辆与道路
1)车辆的尺寸
2)车辆的动力性能
3)车辆载客容量
1)路网特征
2)道路构造
3)道路线形
道路容量
穿插口通过能力
停车能力
车辆特性—(规划)--速度
车辆的载客能力、空驶率
平均运距;车流密度、速度、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