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超前规划大视野 精耕细作绘光明
光明新区成立五年来绿色规划逐渐变为现实
宽阔顺畅光明新区道路。
广深港客运专线光明城站周边地区设计鸟瞰图。
光明新区绿色新城初显。 周进荣 摄
光明新区门户区低冲击设计市政道路。
编者按
都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曾在上海世博会上提出理念,正得到全世界承认。
“花园都市”之父霍华德曾经说过,一座都市就像一朵花、一株草或一种动物,它应当在成长每一种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
如何做到这一点?则是要以都市科学规划、和谐发展为前提,更离不开整体布局、科学谋划力量。
在深圳,就有这样一种地方,她每一种发展阶段,都与都市发展进程息息有关;她每一种精彩呈现,都与科学规划紧密相联。
她就是光明新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光明跟随深圳工业化、都市化步伐,步入一种崭新发展阶段。期间,光明始终依照规划先行,走出一条与都市发展高度契合,并充分展示其自身特点发展途径。1996年组织编制深圳市总体规划中,第一次明确了光明、公明是原特区外独立城乡发展定位;,原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组织编制卫星新城发展规划,提出将光明镇和公明镇合在一起,依托光明老中心和光明高新区,打造光明新城; 开始组织编制深圳新一轮都市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拟定了光明新城作为都市副中心战略定位。
而今,生活在光明居民和深圳市民已经明显感受到新城所发生变化。以横贯东西、总长米光明大街为例,这条大街承载着太多光明人记忆。昔日街道两旁陈旧落后建筑,如今被一派欧陆风情新式建筑所取代,呈现出繁华景象,而这只是光明新区众多变化一种缩影。近几年,光明新区所发生变化,分别体当前城区高起点规划及基本设施建设、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运用、绿色低碳环保城区建设和保护耕地建设宜居都市等各种方面。
可以说,近,特别是从光明新区成立开始5年时间里,在新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新区变化日新月异,居民更是喜上眉梢,这些都离不开新区各部门努力,特别是都市规划部门努力。新区借助高起点规划、高原则贯彻,正逐渐转型成为融绿色生态与开发建设于一身,将都市功能与产业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新城。一座具备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特点当代化城区呼之欲出。
本报从即日起,将从都市规划、用地保障、绿色建筑和耕地保护四个方面,对光明新区五年来所发生变化进行全面系统梳理,以此展示一种正在崛起深圳绿色新城风貌。本期专项着重简介光明新区在规划方面先进理念和详细贯彻状况。
光明新区地处在珠三角东部都市群重心,位于珠江东岸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发展轴上。新区成立之初,市委市政府规定新区要努力打导致“深圳新时期重要经济增长极、深圳贯彻科学发展观典范城区”,建设成为深圳重要都市副中心;创新型高新产业基地及其配套服务区;承办香港、辐射东莞生产性服务中心;深港大都会独具特色生态旅游区。
这些高远目的,亟须高起点规划予以支撑和引领。市规划国土委光明管理局彭水清局长表达,这就像是画一幅图画,一方面要有构思,然后再进行描绘,但如何将构思形象生动呈当前图纸上,考验是画师视野,更考验画师功力。都市规划部门就像是画师同样,详细承担了这样任务。
谋篇布局:
超前规划 打造特中之特
万事开头难,如何贯彻市委市政府规定和盼望,以21世纪原则、后当代理念高起点规划,是摆在新区成立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