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印度人至今难忘记的恶梦: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内幕揭秘印度人至今难忘记的恶梦: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内幕揭秘 mqwusy 发帖于: 世界历史发布时间: 2009-9-15 18:56:02 复制链接收藏查看原帖【共 14 条评论】【浏览 17865IP 】 1962 年解放军在武器占优的情况下,正确使用战术取得了对印作战的全面军事胜利。中国和印度是亚洲的两个最大的文明古国。中印两国从未在历史上发生过边界争端。但是近代以来,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中国则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次大陆的扩张, 为中印两国的边境冲突埋下了伏笔。英国将印度沦为殖民地后, 积极在南亚地区扩张, 19 世纪就发起过对尼泊尔和阿富汗的侵略战争,对富饶的中国西藏,英国自然也是虎视眈眈。中国和印度的边界大致分为东、西、中三段。这三段边界的问题都是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导致的。在西段, 19 世纪俄国人在中国西北的蚕食令英国不安,有在中国新疆一带进行蚕食的企图。但是英国人却没有付诸大规模行动。俄国占领伊犁后, 英国对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的阿克赛钦地区始终怀有觊觎之心。但是由于阿克赛钦地区一直在中国控制下, 英国人只得在地图上划了一条自己心目中满意的图线, 并且标上了未定成为日后印度对西线中印边界提出主张的依据。在中段, 由于英国侵略尼泊尔并割让了尼泊尔西部领土划归英属印度, 导致中印两国在西藏出现了一段中部边界。而中印两国有了这一段中部边界后, 英国就开始在这一带进行蚕食, 逐渐占有了一些据点。在东段, 则是英国利用中国发生辛亥革命, 中央政权无暇顾及西藏边境的时机, 策划了没有中的“西姆拉会议”,英国的英属印度政府外交秘书麦克马洪按分水岭原则在地图上划出一道边界,并促使西藏地方政府在西拉姆协定上签字。这一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出现, 标志着中印东段边界问题的产生。中印边界的西段和中段示意图(点击可看大图) 中印边界的东段示意图(点击可看大图) 虽然英国人在地图上划了线,但是中国一直控制着西部的阿克赛钦和东部的藏南。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 英国才在藏南地区开始渗透。 1947 年, 印度独立。独立后的印度继承了英国留在印度的一切,包括那些英国殖民者留下的边界。 1950 年, 朝鲜战争爆发,印度则抓住新中解放的时期,开始对藏南进行蚕食。 1951 年2 月,印度军队占领达旺,到 1953 年,印度占领了整个藏南。在占领藏南后,印度强硬地宣称印度主张的边界就是中印不可更改的边界。印军向中印边境开进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由于西藏地方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不合作的态势,直到 1954 年中印第一次谈判的时候中国政府才开始面对中印在西藏地区的边境问题。而此时的印度, 一面在藏南加紧修筑驻军驻点,一面向藏南大举移民。到 1958 年,印度在藏南成立的所谓的“东北边境特区”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整个西藏。在阿克赛钦地区, 由于中国修建的新藏公路通过阿克赛钦地区, 引起了印度的注意, 于是印度要求中国军队撤出阿克赛钦,“归还”印度领土。中印同为第三世界国家, 中共处五项原则的著名领导人,中印两国也一直用友好相称。但是到了边境问题上,印度则一改和平态度,面对中意图, 印度却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周恩来和尼赫鲁就藏南问题多次进行谈判,但是没有获得任何结果。印度一代总理尼赫鲁在边境问题上为了获取印度民众的支持, 面对中国的各种建议和谈判, 均采取了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 我坚持的死不改的方针。双方的谈判没有任何进展。随着 1959 年中国西藏叛乱的发生,达赖喇嘛逃到印度,中印关系更是进入了一个冰点。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 50 年代他通过倡导不结盟运动享有一定的国际威望。 1959 年3 月,西藏叛乱发生后,印度军队趁乱北进,越过“麦克马洪线”占领了线北的朗久、兼则马尼和塔马顿等地区,并在这些地区收容西藏叛乱分子。 1959 年8月 25日, 印度军队在朗久向前来追剿的解放军平叛部队开枪,导致了中印边境的第一次武装冲突。枪声在边境地区的出现,更使边境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印军策划对解放军的作战印度军队已经越过了“麦克马洪线”, 更加速向北蚕食。 1959 年 10月 20日, 印度向北派出的一支巡逻队的一个 3 人小组在空喀山口被中国边防军俘获扣押。为了加强这一带的戒备, 解放军派出一支 13 人的巡逻分队加强空喀山口的巡逻,于 21 日在传统边界附近与印度一支 60 多人的巡逻队相遇。印度军队见解放军人少, 遂分兵两路对 13 人的解放军巡逻队发起进攻。在战斗中,解放军巡逻队中的副班长武国清不幸牺牲,解放军却击毙印军 9人,俘虏印军 7 人,印度巡逻队撤退。这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