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危险驾驶罪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危险驾驶罪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危险驾驶罪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危险驾驶罪调研报告
——刑法施行现状调查
《刑法修正案(八)》自去年5月1日施行一年来,各政法机关一直保持“醉驾”的高压态势,“醉驾入刑”的威慑力初见成效,但危险驾驶犯罪案件数量仍居高不下。本文对涪陵区法院审理的危险驾驶犯罪案件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明析该类案件的特点及成因,提出有针对性建议,旨在减少“酒驾”、“醉驾”以及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在全社会形成安全、文明的交通秩序。
一、危险驾驶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
(一)犯罪数居高不下,月收案波动较大
一年来,涪陵区法院共受理危险驾驶犯罪案件145件145人,占刑事收案总数的4。32 %,已审结125件125人次。从每月收案情况看,每月收案不均,且波动较大,自2011年7月受理第一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起,7月、8月和9月的收案数分别是8件、1件和9件,但10月收案数陡增为26件,环比上升188。89%,11月、12月和今年1月又急剧下降为6件、7件和9件。从今年2月起,3月、4月的危险驾驶犯罪案件收案数又大幅上升,分别为19件、35件和25件.
 
(二)大多数危险驾驶犯罪案件判处拘役且并处罚金
一年来,涪陵区法院审结的125件125人次危险驾驶犯罪案件中,给予刑事处罚112件112人,%,判处1个月至6个月不等拘役且并处1000元至6000元不等罚金84人,实刑适用率高达75%;判处拘役缓刑28人且并处1000元至20000元不等罚金,缓刑适用率为25%;免于刑事处罚13件13人次,%。
       
        二、危险驾驶犯罪案件的显著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犯罪主体
1、农民成犯罪“主角”
已结案125件危险驾驶犯罪案件中,,农民70人,无业人员17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14人,居民10人,驾驶员9人,工人3人,个体工商户2人。由此可见,涪陵区法院审理的危险驾驶案件男性100%的犯罪率绝对高于女性犯罪率,且犯罪主体身份分布较广,但以农民为主,比例高达56%。
2、犯罪年龄多集中在30至50岁
从被告人的年龄统计, 125名被告人中20岁以下4人,%;20岁至30岁18人,占总人数的14。4%;30岁至40岁47人,%;40岁至50岁52人,%;50岁以上4人,%.故犯罪年龄主要集中在30至50岁之间,共99人,犯罪比例高达79。2%.
 3、犯罪主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被告人的文化程度统计,在125名被告人中,小学文化26人,初中文化70人,高中文化14人,中专文化6人,大专文化5人,大学及其以上文化4人。由此可见,危险驾驶犯罪案件犯罪主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危险驾驶罪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危险驾驶罪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危险驾驶罪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4、犯罪成因分析
一是涪陵地处山区,,农村被告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醉驾”危害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故“醉驾"多集中在农村。二是被告人集中在30至50岁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