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003诺门罕战役.ppt

格式:ppt   大小:712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03诺门罕战役.ppt

上传人:nnyoung 2021/12/24 文件大小:7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03诺门罕战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诺门罕战役
日期:
1939年5月至8月
地点:
哈拉哈河,中蒙边境
结果:
苏方获胜
战争概述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
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罕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侵略军趁苏军军力减弱之机,派兵从诺门罕地区进攻蒙古国,目的是经蒙古占领苏联远东地区。
战争从1939年5月4日始至9月16 日结束,日“满”军队与苏、蒙军队在中蒙界河——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展开激战。
双方共投入兵员20余万人,飞机800架,坦克和装甲车上千辆。
在135天 的战争中,共死伤6万余人,其中日本“关东军”就损耗5万多兵员,被日本史学家称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战争期间苏军著名将领、国际知名坦克 专家朱可夫几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戴着老式钢盔、持M1981型莫辛步枪的第149摩步团的士兵们。注意钢盔顶上的脊棱,这是苏军1936式钢盔的显著标志。
苏联胜利原因
诺门罕战役两方投入的作战兵力大约都是5万~6万人,但兵力的编成、结构和使用有差别。苏军侧重机械化部队,因此,在坦克、装甲车辆、后勤运输上占优势。
火炮数量双方大体相当,但苏军大口径炮数量占优,射程较日方远,弹药供应充足,每门火炮发射的弹药相 当于日军的3倍~4倍。
步兵武器双方差距不大。单兵素质和战斗力大体相当,互有长短。最主要的是指挥人员,尤其是高级指挥人员的差距明显。日本关东军统帅 部在进行诺门罕战役策划时完全是旧式的作战和旧式的军事思想,而苏军则在残酷的内战中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如果说有差距,也就是战区指挥的优劣。
朱可夫(左)与蒙古人民军元帅乔巴山(右)
朱可夫VS 关东军统帅部,朱可夫胜出。苏联军事工业在发达的重化学工业基础上造出了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数量庞大,品种齐全。苏联当时的钢铁产量已是日本的4倍以 上。
另外,诺门罕战争发生时,全苏联边境上并无其他战斗。而日军主力则深深陷入中国战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