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有关茶文化的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关茶文化的论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关茶文化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习中国茶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摘要: 如果把悠悠 5000 年的中华文明比作整个苍茫宇宙的话,那么茶文化就必然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一千多年以来,中华茶文化就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经久流传,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为后人所敬仰。 21 世纪的今天,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只作为一种民间或官方的生活艺术了,而是以其更加独特的姿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了大学校园。毫无疑问,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词:茶文化起源茶道含义及作用大学生教育意义闻名世界的中华“十大名茶”从古自今,已然流传了上千年。中华民族在与茶打交道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总结,便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茶文化”。直至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祖先给我们所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间,找到人们心灵的归属。一、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唐·陆羽《茶经》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 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宴饮,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茶叶从 1949 的年产 7500T 发展到 1998 年的 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8 2 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 1983 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1990 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 1993 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 1991 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 年中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二、中国茶艺文化 1、茶的制法: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 乃至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红茶、绿茶等多种茶类制造的发展过程。 2、茶水:中国茶人极重水品,好茶好水才能相映生辉,相得益彰。泉水、江水、井水、雪水、露水,都是茶人的选择。 3、茶器:中国人饮茶,最早是没有茶具的,到了西汉,在王褒的《僮约》中才第一次提到。唐代以前,人们可能以釜煮茶,明代,宜兴紫砂陶茶具兴起,近代,中国人则习惯用铝茶壶烧水。三、中国茶道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