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ajx0413 2021/12/27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次北固山下》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 、继续学****律诗的格律常识。
重难点分析:
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一、导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沟通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即使
是身处国外,人们也能在短时间内回到自己想回来的地方。 可是在古
代交通不便,在外的游子,虽心系故乡,但是要长时间在路途中停留,
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思念家乡,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抒发乡愁的诗歌。(板书)
二、诗歌常识
(1)诗歌通常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近体诗。注意在唐代以及唐代以后仍有人写古体诗。
(2)古体诗: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并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重点词语解释:①客路 : 行客前进的道路。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
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三、品

、诗人现在何处?他的家在何方?
他现在在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也说明作者还在他乡途中旅途奔波之意)他的家在洛阳,这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可以看出。
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市北,诗人的家乡河南洛阳。江苏属于江南地带,景色秀丽, 诗人经常来往两地。可是江苏江苏镇江与河南洛阳两地相隔千里。
、途中天气如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
因之愈发宽广, 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 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
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残冬腊月,即将过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岁末腊残之夜,岁末,正是旅人归家的时间,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时候,此时的诗人却停泊在北固山下,遥望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因为彻夜未眠呀。
想像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想家中妻儿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时能回家;想写信?? 请再带着这种思念朗读,语调要忧伤一点。
、写乡愁的诗句:《静夜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首联:旅途之思
颔联:大江行船
颈联: 残冬腊月
尾联: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语文》(七年级 上
册)第 68 页。
教材简析:《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
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 潮平岸阔等江
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
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想:以学生诵读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以“思乡”为主旨,紧紧抓住诗里流露出的思乡情感这一中心, 通过朗读明义——感悟抒情——拓展达理——背诵体悟四个环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情及理进行学****活动,并由此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
教学目标:

,领悟诗歌主题。

多媒体运用:电脑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 712 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 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 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