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杜娟止吐药617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目录
常用止吐药物介绍
化疗所致呕吐的分类
肿瘤患者止吐药物的选择
引发呕吐的机制
呕吐的定义
呕吐是因位于延髓背外侧网状体的呕吐中枢受到各种刺激,发出命令使胃幽门收缩,胃底部、贲门及食管扩张产生胃的逆蠕动,同时腹直肌和膈肌的收缩所形成胃内容物的逆流,形成呕吐。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学
中枢机制
化疗药物直接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位于血脑屏障之外)
激活的CTZ引发多种神经递质释放,进而刺激呕吐中枢
外周机制
化疗药物刺激和损伤胃肠道粘膜导致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
受体激活后经迷走神经向呕吐中枢传递信号
预期性呕吐
Anticipatory
急性呕吐
Acute
延迟性呕吐
Delayed
具有中高度催吐反应的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至少持续3天
CINV类型
化疗
24小时
爆发性呕吐
难治性呕吐
解救性止吐
预防性止吐
治疗失败
治疗失败
阿霉素类
前一次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人,经历过多个疗程的化疗,尤其有过严重呕吐者。
多由条件反射引起。
年轻人发生率高于老年人
主要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
可能有长期存在的现象(2年后仍可有50%病人持续)。
发生率18~57%
急性呕吐:用药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一般24小时内缓解,一般用药后5-6小时最高峰
迟发性呕吐:化疗后24小时以后发生,往往持续2~4天高峰期大约在48~72小时,可能20~93%出现。
最常出现迟发性呕吐的药物:DDP最明显,含有IFO、CTX的方案亦常见到。DDP引起的迟发性呕吐常于给药后48-72小时达最高峰,可持续6-7天。
指在给予预防性止吐治疗后仍出现的且需解救治疗的呕吐
指预防性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均失败的病人
神经递质与受体
5-HT
大麻素
P物质
GABA
乙酰胆碱
内啡肽
组胺
呕吐
中枢
多巴胺
止吐药根据作用部位的分类
Tortorice PV, et al. Pharmacotherapy. 1990;10:129- RM. J Support Oncol. 2003;1:89-103.
大脑皮质层:
大麻
苯二氮类药物
化学感受区:
吩噻嗪类
丁酰苯类
胃复安
5-HT3受体拮抗剂
呕吐中心:
抗组胺类
抗胆碱类
内脏传入系统:
胃复安(高剂量)
5-HT3受体拮抗剂
常用止吐药物
高治疗指数止吐药
低治疗指数止吐药
止吐辅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