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师讲故事: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提问:皇帝为什么连声叫好? 板书: 12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导入新课) 2. 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3. 自选方式朗读课文“个别,小组” 4. 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 5. 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 6. 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许多骆驼头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虽然……但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 8. 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 ”(角色扮演) 评: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学会换位思考, 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梁老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 9. 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 ppt 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妙在何处? 10. 老师读故事: “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 给四幅画分别起名评析: 杨老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 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老师。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该课最大的亮点是多媒体的使用。教师课前收集了很多材料, 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 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 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观认识,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 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否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效果会更好呢?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 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我觉得你说得特别好, 只是声音再大一点。”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 进行师生互动, 积极, 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间,显得喧宾夺主。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五年级下册第 11 课《金色的脚印》 1 、老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动物呢? ”学生回答: “我喜欢……是因为……”再问: 你喜欢狐狸吗? ( 导出新课) 板书: 11 金色的脚印 2 、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有哪几个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组讨论) 启发式提问,老师板书: 小狐狸喂奶放生咬木桩喂食老狐狸正太郎拯救评: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板书很好! 3 、快速默读,找出文中让你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老师总结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 、解释“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 ”评:情感升华部分,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评析: 夏老师和杨老师风格不同,他很儒雅,沉稳内敛。《金色的脚印》作为一篇自读课文, 夏老师的教学设计步骤很简单, 构思非常清晰有条理, 目的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但整堂课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略嫌沉闷。作为一篇阅读篇目, 注重的是学生自我情感体验。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教师有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遗憾的是,也许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很少。假如狐狸的品质, 如: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