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火容,女, 47岁, 小学高级教师, 县级骨干教师, 现任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竹瓦小学教师。《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竹瓦小学黄火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 10 个生字, 会写 3 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石”。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指名读、互读、齐读、评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和说话训练,以多媒体为载体,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 、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 在阅读中理解,在实践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区分平、翘舌音,掌握部分识字方法。【教学难点】领悟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一种美德【教材内容分析】《小熊住山洞》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文章以小动物们对小熊一家的感激作结尾, 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爱护树木, 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对死板的语言训练和答案唯一的问题是不感兴趣的, 只有在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才会有感而发, 但是, 由于初次接触这样的句式, 教师必须加以示范和引领。如: 因果关系句式的训练就很成功, 舍不得砍的理由可以达到十种以上,这是问题的开放性所致。学生环保意识淡薄,领悟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在教学中多次引领学生进入角色, 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感受小熊一家内心世界, 必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充当主人公。课堂中的表演、做客、采访、读儿歌以及电教媒体的运用, 都是引领学生进入角色的好办法。【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课件、头饰、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以及 PPT 课件。【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情境师:( 出示课件:“森林”二字)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仔细观察它们的字形,你发现了什么?(二木林,三木森) (演示课件,从“森林”两个字变成三棵树, 再变成五棵树, 而后扩大为一大片无边无际的森林) 你们看, 这一大片森林是谁的家? ( 花草、树木、动物) 就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呀, 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师配乐朗读课文(屏幕上同步展示画面)。【设计意图: 由象形字引入图画, 通过文字、图画、音乐及教师有感染力的语言, 把学生带入大森林, 拉近了与大自然的距离,使学生急切走进文本。】二、初读故事 1. 自由读,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起来, 再到生字表(一) 中查出来, 然后, 在生字上方标出拼音;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问老师。 2. 再读,标出自然段。 3. 小组内齐读,个别读,评选出参赛选手。 4. 参赛选手读,其他学生评读、正音。【设计意图: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通过各种读的方式与生字常见面, 体现识字梯度, 教给识字方法, 培养自主识字意识。让学生圈点和标注是为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三、认读生字词 1. 出示图文并茂生字卡,学生自由读词。(见下图) 2. 同桌互读。 3. 指名读。 4. 去掉拼音读。 5. 开火车读。 6. 任意指读。 7. 游戏“摘果子”。(出示课件:在一颗茂密的大树上, 结满了红红的带有序号的果子, 每个果子的背面都是生字词,让学生点一个读一个。) 8. 游戏“找朋友”。(将每个生字都做一个卡片,学生到板前认领能组成词语的朋友。) 【设计意图:“文字应当永远与事物一道教授, 一道学习。”这些图文并茂的生字卡形象直观, 便于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同时,能轻松地体会汉字的意思。】四、课间休息拍手唱儿歌: 森林真美丽, 四季美名扬。春天绿叶密, 夏天花儿香。秋天结满果, 冬天鸟儿忙。小熊住山洞, 不砍树木不造房。五、扩展运用在生字卡片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说一句话。还可以挑选出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说一段话。【设计意图:“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语言训练。】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上节课, 我们认识了小熊一家, 知道它家里都有什么人吗?今天, 老师带领你们到小熊家里做客, 你们愿意吗? ( 课件演示) 你们看,小熊和爸爸正在门口欢迎我们呢!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哦,这块黑板上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呀,我们和它一起读读吧! (认读生字) 【设计意图: 通过“做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从而感受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德,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读中感悟(一) 学习一、二自然段 1. 观察画面,情感体验。(继续观察画面) 一走进小熊的家, 你有什么感觉? (山洞里漆黑一片, 又阴暗又潮湿) 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