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家庭教育应该怎么“立”规矩
家长立规矩,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应该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
学规和两个孩子获得的奖状张贴在一起
7点起床,7:40上学,放学后要带好妹妹;要主动搞好个人卫生,违反任何一条打50大板,考试成绩不能进全班前10名,罚跪1小时。这是四川古蔺县双沙镇一村民为教育儿子而专门制定的学规,该学规被村民称为最严学规,在当地引起热议。
孩子有点贪玩,为了让孩子能管住自己,我才给他制定了这个学规。30岁的罗平告诉记者,儿子今年12岁,读小学六年级。她和丈夫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由于生意忙,平时对孩子照顾的时间较少,她想通过这个家规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在罗平家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奖状,就连罗平的丈夫也被学校评为了优秀家长。不过,对于罗平的做法,大家却褒贬不一。
对于年幼的孩子,爸爸妈妈在家里制定一些要求和执行规则是很正常的,这将确保你的孩子可以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但是,许多爸爸妈妈忘记了他们的孩子并不是生来就能够理解规则或者要求,所以帮助孩子理解和遵守规则是很必要的。规则的有效性从来都不是由孩子决定的,而是由父母决定的,重要的是如何执行。
2
1、保持冷静
你必须保持冷静,首先爸爸妈妈要知道,建立一个规则或惩罚措施的目的是渴望促进孩子的良好的行为。如果你设定了一个规则,而他违反了这项规则,你需要保持冷静地去解决,愤怒很可能使你不能正确地解释规则或执行惩罚。
2、提出明确的要求
建立一个明确的规则,一定要符合规则的时间框架和条件。孩子的社会认知是有限的,经常不明白为什么要限制他的行为。除此之外,他们也很难把握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情境下要求不同。
所以,你需要简单明确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或者规则。例如,你要告诉3岁的小男孩,你绝对不允许去碰厨房里的刀具,如果你这样做了,我就会惩罚你。
3、允许提问
允许你的孩子对规则提出疑问。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尝试和孩子讨论之后再制定相应的规则,这样就更不会看到孩子打破规则的不良行为。
需要爸爸妈妈注意的是,在规则被打破之前,这种讨论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种讨论不应该发生在规则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