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场协议卷土重来? 进入 2016 年以来, 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 尤其是美元走强在全球市场引发强烈的连锁反应, 以美国华尔街为代表的市场人士开始呼吁主要经济体像 1985 年一样再次联手,推出“新广场协议”来干预外汇市场, 以此拯救全球经济。随着近期 G20 央行和财长会议召开,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行长和财长在上海聚首, 很多人士更是将这次会议视为推出新广场协议的重要契机。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背景下, 主要经济体在外汇市场加强合作确有必要,不过,如果再度复制 1985 年的广场协议,显然已经不太现实。 1985 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大幅上升,当年 9 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 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五国政府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 使美元实现有序贬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广场协议”( Plaza Accord ) 。广场协议通过美元贬值提升了美国的竞争力, 但是由于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 在两年半时间里升值一倍, 极大催生了日本的资产泡沫, 从股市到房地产市场无不大幅上涨,随着日本泡沫经济最终破灭,日本开始进入“失去的十年”,并且迄今难以复原。时隔 30 年之后,推出“新广场协议”的呼声再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目前全球经济再次进入一个相当微妙的时刻, 而美元和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成为当前的焦点。美国由于率先结束量化宽松, 美元再次成为当前全球市场的强势货币, 而与此同时, 美国经济的复苏其实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个强势美元并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同时还会给其他新兴经济体带来资本外流等负面效应。而从人民币的角度来看, 在强势美元和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强烈。在很多国际投行看来, 虽然当前央行极力稳住人民币贬值趋势, 但以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的消耗速度, 中国在未来很有可能不得不放弃干预, 更多让市场主导人民币的贬值, 这可能进一步带来美元大涨, 进而损害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因此,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市场人士呼吁推出新广场协议,主要经济体效仿 1985 年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引导美元有序贬值,同时保持人民币的坚挺。全球经济是否又一次走到了需要联手干预汇市的历史性关口?今天的全球经济可算是金融危机以来最混乱的时刻,美国经济虽然有所复苏, 但是仍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速跌破 7% ,创下 1990 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欧洲和日本的复苏依然毫无起色, 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就更显动荡。而从主要经济体的汇率来看, 也基本上是各自为战, 毫无协同性可言, 美国率先结束量化宽松, 并且在去年启动了加息, 美元成为当前最强势的货币, 欧元区和日本则为了摆脱通缩, 先后进入了负利率, 人民币则在全力狙击海外市场的做空。在这样的背景下, 关于主要经济体联手合作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 而这一次 G20 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 自然也就被寄予了相当高的期待。不过, 虽然主要经济体联手合作的必要性上升, 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需要联手干预外汇市场,复制 1985 年的广场协议,至少对此次 G20 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而言, 推出新广场协议的概率极低。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 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也公开表示,重新签署一份类似 1985 年各国通过美元贬值干预外汇市场的广场协议“只不过是幻想”。在当前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