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冬至饺子稿件.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冬至饺子稿件.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2/1/5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冬至饺子稿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
冬至饺子稿件
1. 冬至,吃饺子作文
还在儿时就知道冬至这天必吃饺子,当时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只记得妈妈的那句话: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那个年月饺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况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来可以有饺子吃了,这是我家的传统****惯一直沿续到现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程,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不断的被国民所认同和传承。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俗。民间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这种****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辞官回家乡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的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分给来求药的每个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学着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
“妖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医圣张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现今人们讲究进补养生保健,在严冬季节里进补是多数人的选择。从中医养生方面讲,冬令进补也是在冬至前后;三九天开始。
民间早就有“冬补三九”的说法。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九九歌》就是从冬至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2. 社团冬至包饺子宣传稿
x月x日,xxx协会“大爱之行”项目社工在xxxx村敬老院举办以“齐动手,包饺子,乐重阳”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共有27名留守儿童以及部分敬老院老人。活动旨在培养留守儿童动手能力,提高留守儿童与老人情感交流的意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8
项目社工一大早就来到敬老院布置活动场地并组织留守儿童进行签到,大部分孩子已早早在此等候。看到社工前来,留守儿童们纷纷向项目社工展示各自带的蔬菜,有青菜、豆腐、胡萝卜等,品种丰富。
9点30活动正式开始,首先,项目社工向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主题及意义,并和留守儿童共同约定了在包饺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的规则:保持安静,洗手剪指甲,尊重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等。然后,项目社工为留守儿童分配任务:摘菜、洗菜,绞肉馅等,让留守儿童共同参与到制作饺子的各个环节中来。由于留守儿童众多,活动场地狭窄,为避免出现场面混乱,项目社工将留守儿童分成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每组请一位敬老院老人指导留守儿童包饺子。经过两个小时的忙碌,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展现在大家面前,项目社工把大家制作的充满祝福和孝心的“作品”分给敬老院的老人并让每位留守儿童将这饺子带回去与自己的爷爷奶奶分享。最后,留守儿童们拿着亲手参与制作的饺子拍照留念。
3. 冬至饺子的宣传语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饺子夏至面。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8
一碗祛寒娇耳汤,合家团圆暖洋洋。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据说和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关。为了治疗百姓的冻疮,张仲景研制出了一个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便仿照“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取名“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