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22/1/7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一 百多里,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 .学****课文内容 , 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引导学生看问 题要全面 , 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 , 目光短浅” 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 、 出示青蛙图片,揭示课题。
2 、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3 、 齐读课题
(由图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 、 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
2 、 检查读书效果,学****生字。 多媒体出示,学生读词: 抬头 回答 青蛙 弄错 还有 无边无际 相信 井沿 提示:弄 nb ng
组词:错()还ha i ()信()
hu a n ()
指导书写:信。第一横长横,接下去两短横。学生书空。 出示“井沿”,教师板画水井,请学生说说井沿在哪里? 指导书写“沿”,理解运用“沿”。
(用简笔画形式解决了“井沿”的理解和运用,形象直 观。)
3 、 再读课文。学生自由读。
4 、 指名学生读。
5 、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请小朋友读一读 课文二至五自然段,划出青蛙和小鸟的观点。
(引导学生动笔划出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划出不明白 的词句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 、学****第一自然段。 教会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本段内容。
2 、学****第一次对话。
⑴品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⑵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
⑶把自己当作小鸟理解它飞了一百多里后的感受。
⑷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小鸟的话,进一步理解
小鸟的话的含义。
3 、 第二次对话。
⑴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理解“大话”。
⑵指导朗读。
⑶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练****用“无边无际”说话。
⑷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
4 、学****第三次对话
⑴小组合作学****br/>讨论:为什么青蛙和小鸟都笑了。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笑”的不同含义。
⑵ 引导学生感受“坐井观天”。
5 、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感受。
⑵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寓意全藏在对话里,抓住对话展开学****先帮助学生
理解,尤其是一些关键词,接着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四、总结全文。
小朋友,课文学到这儿,谁来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 思?说一说,写一写。
老师希望大家不要坐井观天,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老 师希望你们像小鸟一样,飞向蓝天,越飞越高。
其实,我找了《坐井观天》的教学实录很久,但总觉得
不是特别精彩。其实我觉得有一句话对我更加有启发:会读 了也就理解了。
3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沿”、“际”、“信”3 个生字。会写 “信”、“沿”等 8 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口”、 “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 的意思。
4 、使学生懂得学****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 能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 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写话小纸条、纸筒 等。
教学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一个寓言故事—— (出示课 坐井观天。一起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观”是“看”的意思。 “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 、读了课题,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 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为什么要坐在井里看天呢? 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
1 、提出自学要求:带着这几个问题,请小朋友自己读 一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 用“?”标出。现在大家抓紧时间练****读书吧。(教师巡视 指导)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使他们明确了学****的目
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学****生字:
(1)出示开片,指名领读。
(2)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3)齐读。
(4)去掉拼音读。
3 、分段读课文:让我们合作来读课文,比比哪个小朋 友最会读书,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质疑,这样教师就把学 生摆到了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