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四个太阳》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课件.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个太阳》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课件.docx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2022/1/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个太阳》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课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盛夏,烈日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照射着大地直到夜晚,画个绿绿的太阳吧!让大地各处一片清凉。金秋,登高望远,它给人
们献上一个丰收、欢欣的季节。画个***吧!它会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烂的色彩。严冬,冷风飕飕,天冷得让人缩手缩脚。画个红红的太阳吧!让温暖带走寒冷。春天,大
地复苏,万物生长。画个彩色的太阳吧!给人惊喜,催人奋进。
从课文里,我们能真切体会到作者和善的心地和美好的心
愿。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感觉平和、 惬意,适合背诵。
设计理念:
《四个太阳》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使我们感悟到作者和善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
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本课中,力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
第1 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学活动的中心,让学生在主体活动中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同时注意积极挖掘教材,立足于文本,与文本对话,并超越文本,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别的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觉阅读的兴趣,让每位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情解析:
一年级的学生特别熟悉太阳及一年四季的特点,对太阳与四季的联系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基于此,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情景去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然后在读中理解本文就变得特别容易的。别的小学生天性活泼,想象勇敢、奇怪。给他们搭设平台,让他们展翅飞翔!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13个生字,会写“园、为、阳、因、脸、光”6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所画的四个太阳分别是送给哪个季节的以及太阳与万物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感觉课文的语言的平和、自然;在阅读、交流和思考的过程
中逐步认识到一年四季气候的差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悟到作者通过画太阳表
现出的和善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
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精品文档
第2 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感觉四
季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师:上课之前,老师出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愿
意发言,听仔细呢?谜语:晚上不见,白天出现。又红又圆,照亮地面。
2、师:板书“太阳”,你们同意吗?
3、师:大家真聪明,老师就讲一个故事奖给大家,想听吗?(教学设计:由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是不
完美的语文教学。 )
二、故事引入,加深印象
1、师:许久许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你们说十个太阳
好吗?
2、师:对呀。热死了。所以人们都叫苦连天。有一个漂亮
的姑娘,叫嫦娥,你们知道吗?她有个好朋友, 是个神箭手,
名字叫后羿。他去用神箭把九个太阳射了下来,于是一直到
现在,天空就只有一个太阳。你们说一个太阳好,仍是九个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
精品文档
第3 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太阳好?
3、师:可是有一个小朋友,总是觉得一个太阳不好,他就
画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太阳,他想表达什么样的心愿?同学们
想看吗?板书“四个”。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的形式呈现,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课题,为后
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游戏识字,扫清障碍
1、师:好,请翻开书81面,今天我们就来学****第十八课 《四
个太阳》。首先来复****一下上节课学的生字宝宝。生抢答,
答对了掌声鼓励。
2、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识字与游戏相结合, 学生学得快乐,知情互促,
兴趣浓烈。教师教的轻松,资源开发,夯实基础。 )
四、诵读研究,理解课文
1、师:生字宝宝可开心了,它们都找到了家。可文中的小
画家,画了哪四种不同颜色的太阳,都送给了谁?快、快、
快,再看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