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语文教育改革是新诗教育关键.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教育改革是新诗教育关键.doc

上传人:sbuufeh058 2016/8/1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教育改革是新诗教育关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教育改革是新诗教育关键新诗教育是一个老话题了,但这又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因为目前新诗教育并不完善,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新诗教育没有体现科学性和连贯性。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够科学与合理, 也导致了新诗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那么,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哪些制约新诗教育的问题呢? 一、教材问题。现在的中、小语文教材普遍是按照主题单位来编排课文的。这种编排重视的是课文里的思想和知识的主题内容, 却忽视了课文文体形式的差异,没有导向学生对文体之美的感受,很难建立起文体感, 形成文体意识。此外, 教材里, 新诗的选编也有大问题。一是大部分入选教材的新诗不是按照审美标准来选的,而是根据单元主题的需用来选的。如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中,把牛汉的《华南虎》与郑振铎的《猫》、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布封的《马》和蒲松龄的《狼》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动物文学”单元, 但选编者可能没有想到, 牛汉的《华南虎》这首诗既不是“动物诗”, 也不是“生态文学”。这首诗中的“华南虎”只是生命的隐喻, 是诗人对知识分子和诗人处境的时代描述与思考。二是对入选新诗进行改编,使原作之美丧失。这是中、小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入选的新诗经过了改编, 其他名家名篇也都经过了改编或缩写。三是选入或编写了一些劣质新诗。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里的《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一首缺乏美感的朗诵诗,它过分强调主题思想, 缺乏语言之美, 几乎没有诗意。四是新诗选编缺乏连贯性与审美逻辑。如,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四年级上、下两册里的比例就失衡, 上册里只有一首新诗, 下册里有三首, 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审美关联。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更是编排很乱, 初二课本里没有新诗, 而初三课本里儿童诗的比例比初一课本里的大。按照审美逻辑, 初一课本里可以多选儿童诗、少年诗, 初二、初三课本里可以多选青春诗、抒情诗, 可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新诗就毫无审美逻辑和难度层次。二、教法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语文老师不会讲新诗。教学参考书也没有给语文老师很恰当的指导。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一遇到新诗课文, 就跳过去, 干脆回避。还有的语文老师只是简单地带学生朗读几遍, 或者把新诗分成一段一节, 分析段落大意, 归纳中心思想。有的语文老师压根儿就不懂什么是诗,不知道什么是意象,不知道什么是意境,也不会带领学生感受意象,进入意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里,新诗也只有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笔者曾去一所中学听语文老师讲新诗, 这位老师给学生们讲郑愁予的《错误》, 竟然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首诗是男追女, 还是女追男? ”问的很可笑, 完全把一首很轻灵的抒情诗的美感粗浅化了。古诗词的讲授,他们也不过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去教,先是讲解里面的生字生词, 然后带着学生把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文, 然后归纳思想主题。三、教师素养问题。很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新诗素养是非常欠缺的。这与大学的中文教育和教师教育有关。现代很多小学语文老师是教师教育学院毕业的, 学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或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这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文学修养不够, 文学基本知识掌握不系统的问题。另外, 现在各师范大学中文系重视“文学史”系列课程, 也很重视“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 却缺乏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教授从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