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秋节团圆的诗句.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秋节团圆的诗句.doc

上传人:泰山云雾 2022/1/1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秋节团圆的诗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秋节团圆的诗句
中秋节团圆的诗句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些传统节日 。八月二十六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纪年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 圆”、“月
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 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
中秋节是个原始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俗。古代帝王有夏末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端午节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除夕夜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全都人的名篇中都有郑文宝月的诗句,宋代、明代、 清代王室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 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 后,全家人
围桌 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俗,
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
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 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沦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缘于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有大好日子。
端午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佃农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有望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嫦娥冥府的嫦娥,也有人则表示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