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节家庭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6页
第四节 家庭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一、家庭经济环境
(一)家庭经济环境的涵义
家庭经济环境是指家庭经济收入的多寡,生活水平的高低,家庭收入第四节家庭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6页
第四节 家庭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一、家庭经济环境
(一)家庭经济环境的涵义
家庭经济环境是指家庭经济收入的多寡,生活水平的高低,家庭收入的来源和支配的情况。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二)家庭经济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不同家庭经济环境的儿童在占有各类教育资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家庭经济环境会影响父母的自尊、抱负、价值观,并间接地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期望。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中上家庭的管教方式:
生涯管教:集权取向,相信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法则,希望子女朝专业发展,故坚持书要读到最高点,赏罚集中于课业表现,全心全力参与子女教育。(子女压力几乎全在此,有焦虑、疏离、敷衍、算计及自杀倾向)。
人格管教:分权取向,希望子女养成自主人格,亲子互动比较有弹性,比较开明,说服多于高压,选择多于专断。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中下家庭的管教方式:
生涯管教:期望子弟青出于蓝,虽认为书读得愈高愈好,却不会太过勉强,通常只要求子弟尽力而为。
人格管教:比起学业成绩来(鲜因成绩责打子弟,子弟亦鲜为成绩而作弊),家长似乎比较重视“端正的品行”,兄友弟恭,互助合作。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6页
劳工家庭的管教方式:
生涯管教:分权取向,采取听其自然的态度,子弟的书能读就读,不读便罢,教育资源缺乏,鲜少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活动,日常休闲也鲜具有支援学校教育的功能(如,参观美术馆等)。
人格管教:集权取向,希望子女养成服从性格,刚性作风,动辄打骂,近乎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子弟在校遭人欺负或受到委屈,通常要求逆来顺受。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6页
教育生产机制的适应性
场域/教育生产机制
计划经济(集权取向)
市场经济(分权取向)
国家
学校教育之目标、课程、评鉴,由国家机器统一订定(其中蕴涵了大量中上阶层的文化价值)。
如何实现国定教育目标、课程纲要、评鉴标准,交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由竞争。
学校
各科教学目标、材料、进度及成绩考查,由学校依据国家标准订定。
如何实现各科教学,交由教师、班级、学生自由竞争。
中上家庭
子女生涯方向及教育方针,由家长进行计划管理。
达成家长教育期望的方式,容许子女有限度的选择,或以“民主”方式征询、说服子女意见。亲子互动,一般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鼓励自主精神,达到「弹性」管教的目的。
劳工家庭
对子女之人格发展,采取专断权威的态度,要求服从。
对子女之生涯发展,采取听其自然或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二、家庭人际关系
(一)家庭关系的涵义
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二)家庭关系的类别
1、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家庭的起点和基础,被称为家庭中的第一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
2、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它是不可选择的、永久的、亲密的、有特定的权利与义务。
3、祖孙关系
4、婆媳关系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三)夫妻关系与家庭教育
1、夫妻关系中的教育因素
“夫妻之间的爱情对创造幸福家庭以及培养出具有情绪安定性格的孩子是最为重要的。”
(1)粘黏的夫妻关系
(2)冲突的夫妻关系
(3)健全的夫妻关系
2、夫妻冲突对子女的负效应
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6页
(四)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1、亲子关系中的教育因素
(1)角色关系
(2)心理关系
心理地位
情感交流
重要他人
儿童反应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6页
2、社会转型时期的亲子关系特点
(1)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加,亲子之间交流接触的机会降低。
(2)子女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不容忽视。
(3)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趋于直接、集中。
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6页
3、亲子互动的不协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1)子女独立意识增强与父母管束太多的矛盾
(2)两代人的差异增加了整合难度
首先,生活经历的差别。
其次,价值取向的差异。
最后,家庭地位的差别。
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6页
(五)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分析
1、来自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
家庭内部因素可分为家庭规模结构及人员素质、家庭中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