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夜归·夜深归客倚筇行翻译赏析
《夜归·夜深归客倚筇行》作者是宋朝文学家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翻译】
夜归天
古诗夜归·夜深归客倚筇行翻译赏析
《夜归·夜深归客倚筇行》作者是宋朝文学家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翻译】
夜归天黑,需撑着竹杖而行,好在田埂上聚有磷火和萤火虫,发出微光,使人顺利通过。到了村店,也因月昏无灯,泥路滑,十分难行,又好在村店竹窗射出读书、补衣灯的光亮,照着人继续前行。
【鉴赏】
本诗用“夜归” 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 “夜”和事件是 “归”,
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
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 “竹窗斜漏补衣灯” ,这是游
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 ,
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 。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代,但是联系以下几句 , 读者可以想象,大约是一位出门已久的游子 , 思家心切,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 , 便不愿在投宿多耽搁一夜 , 而宁愿日夜兼程 , 摸黑赶路 , 以致深夜到家。诗中撷取的正是将到未到的情景 Org/b/567 。“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
的形象。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 ,
1
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里的土埂子上 , 影影绰绰的鬼火、星星点点的流萤。通过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 , 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 , 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 急切回家的心境。 途中越是阴冷 , 就越是令人急于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第三句写终于进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