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汞山村.doc

格式:doc   大小:8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汞山村.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5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汞山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雉街乡汞山村参与式扶贫规划( 2010 — 2015 年) 雉街乡人民政府编制 2010 年 12月第一章基本概况及特点第一节自然状况及资源汞山村位于雉街乡西部,距离雉街乡政府 9 公里,赫章县城 41公里全村总土地面积 13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植被以灌木林、草地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区域内水系发达,交通便利。全村有 8 个村民小组,共有 454 户 2109 人。全村耕地面积 亩,退耕还林地 1296 亩,林地 10100 亩,森林覆盖率为 58% 。人均纯收入 3470 元,人均占有粮食 395 公斤。汞山村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是发育较好的喀斯特地貌,地貌自然坦荡。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无严寒, 夏季无酷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热同季,干湿明显。日照多,辐射强,光质好,气候温凉宜人。 7-8 月晴阴相间,阳光和煦,日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碳水化物的转化和积累。物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干鲜水果有核桃、板栗;中药材有党参、天麻、半夏、杜仲、龙胆草等, 其中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 2500 亩,由于我村荒山草坡较多、森林覆盖率大,畜牧业发展较具优势。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第二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契机,以抓“五型”,促“五改”、“五建”,实现“五化”为工作思路,从村情出发,狠抓“产业发展”这一核心,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绿色环保工业、特色民居风情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五型”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努力打造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成立了汞山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汞山村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项目引投资,提高农民深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穿村而过的珠松油路搞好协调工作,确保整段路的顺利施工。实现全村户户通电,组组通电话。第三节农村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一、贫困现状按贫困村综合指标衡量, 汞山非类贫困村,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在 1196 元以下贫困人口 39户 109 人二、贫困原因分析(一)基础设施落后 1、交通不便,虽然全村 8自然村都通公路,但由于农户居住分散,部分农户还是处于不通路状态,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2)村级卫生室不完善,多数系个体医生所有,没有场地、基本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不齐全。 3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程度低,农技人员没有很好发挥其职责,农业科技仅停留在绿肥种植、地膜玉米上。(二)生产生活条件差 1 、农户生产与生活资料短缺,人均基本农田少,低产田土比重大。 2、农户经营产业单一,经营规模偏小,小农经济意识浓厚, 没有塑料大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设施,高产优质农作物、蔬菜、水果、畜禽、牧草、林木等引进不多。 3 、农户生活困难,因病、因学、建房、因残、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造成了贫困农户,这一部分农户中占全村贫困农户的 6%,全村有残疾人 85人,而贫困残疾人达 56人,占残疾人总数的 85% ; 第四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 、土地利用:村域范围内坡地多,平缓地较少,建设用地有很大发展空间。村民住房以砖混结构、砖木结构为主,有 16 户已建成“黔西北民居”。 2 、用水: 全村水源点较为丰富,但由于饮水管道不规范, 常常出现有水无水吃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