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阿坝州茂县坪头村发展模式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坝州茂县坪头村发展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lxydx666 2016/8/20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坝州茂县坪头村发展模式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坝州茂县坪头村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介绍茂县坪头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基本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探索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发展。[ 关键词] 坪头村;灾后重建;发展模式凤仪镇坪头村位于阿坝州茂县县城西岸,距成都 188 公里,国道 213 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 ”汶川特大地震中,该村 90% 以上的房屋严重受损或倒塌,通村道路全部毁损,农业收入几乎为零, 直接经济损失达 257 万余元。在灾难面前, 凤仪镇党委、政府及坪头村两委会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奋力爬坡,抢抓被列为全州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村和精品旅游村的发展机遇, 认真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就近、就地、分散和原宅基地重建”的安置原则, 按照提高村庄布局水平, 提高村落规划水平, 提高居民居住水平的村庄规划要求, 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加快推进发展新跨越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可喜成绩,树立起了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一、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做法坪头村全村辖 3 个村民小组, 551 户 1824 人, 是一个典型的羌民族聚居村。现有耕地 1200 余亩,主产甜樱桃、枇杷、葡萄等特优水果和无公害蔬菜, 2007 年该村农业总产值为 1750 万元,人均纯收入达 3500 元。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羌民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的村庄布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幽雅恬静的桃源风情的整体布局。(一)理清思路,高起点谋划发展定位“思路决定出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坪头村两委班子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打破简单原样复制的束缚, 认真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思索长远发展的方向和路子。在考察学习了云南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等地城乡统筹、城乡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后, 大家深深地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农业难以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坪头未来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出路在哪里?几经反复, 最终确立了依托毗邻茂县县城、国道 213 线横贯全境和九寨、黄龙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 发展以乡村酒店、农家乐、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游的灾后经济发展模式, 立足实际培育优势产业, 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思路确定后, 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定位。茂县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谋划坪头村发展,倾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中转、教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高地”。错位思考后的产业发展模式, 高点定位后的跨越发展目标, 引领灾后的坪头村在废墟上崛起, 稳步迈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二)因地制宜,高标准规划发展布局该村在重建中,始终坚持“科学重建”理念,切实做到整体推进。一是根据三个自然组的区域特点, 合理布置产业发展结构, 以离县城最近的坪头组为中心, 辐射带动其他小组的发展。具体的规划是: 坪头组全力打造以乡村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游目的地; 波西组, 根据县上羌城的打造,建设为以羌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和餐饮服务区;桥头组, 根据其地处九环线公路要道和临近县城的优势, 集中发展第三产业。同时, 在村庄建设中, 突出羌民族的传统特色, 把坪头组的每一处农房建设为精品民居, 合理配置公共设施, 运动场、卫生室、停车场、联户公路、人畜饮水管理、 KTV 、啤酒长廊等浑然一体,一个全新的坪头新农村在历经灾害后以更加秀美的姿颜展现在世人面前。(三)整合资源,高效率创新发展体制坪头具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