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3,22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1/24 文件大小:3.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岩浆岩的结构
岩类
结构名称
形 成 条 件
岩浆岩类
粒状结构(花岗结构)
形成于缓慢冷却条件,一般为地表以下较深处,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相近。
斑状结构
部分早形成的矿物形成于构 晶体发育成应有的形状。
(2)半自形粒状结构 晶体只发育成应有晶形的一部分。
(3)他形粒状结构 晶体不能发育成应有的形状,而是决定于相邻晶体所遗留的空间形状,因此常是不规则的,
晶粒的自形程度主要决定于结晶的先后,在岩浆中早期结晶矿物常为自形晶,晚期结晶矿物常为他形晶。
第5页/共18页
第五页,共19页。
第6页/共18页
第六页,共19页。
岩浆岩的构造
块状构造
流纹构造
流动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第7页/共18页
第七页,共19页。
岩类
结构名称
形 成 条 件
沉积岩类
碎屑结构
形成于地表,经过搬运滚动的条件,包括碎屑和胶结物
泥质结构
形成于较少流动的水体中或呈悬浮状态搬运的条件下, 粘土结构,粘土岩,粘土占50%以上。
化学结构
形成于相对稳定的沉积条件
生物碎屑结构
形成于生物繁盛的地表,但又经过水体搬运而破碎的水下条件。
沉积岩结构
第8页/共18页
第八页,共19页。
概念及分类: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沉积岩组成物质的形状、大小和结晶程度。
沉积岩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取决于其形成方式:
由机械搬运和机械沉积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如下的结构即由机械破碎的陆源屑组成的岩具有“碎屑结构”,由火山喷发的碎屑组成的岩石具“火山碎屑结构”,由化学风化形成的陆源粘土组成的岩石具“泥状结构” ;机械作用形成的内源岩则具有“粒屑结构” ;由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岩石具有“生物结构”。
其中的碎屑结构、粒屑结构、生物结构都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晶粒结构虽与岩浆岩的结构相似,但它们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迥然不同。
第9页/共18页
第九页,共19页。
碎屑结构
碎屑结构
第10页/共18页
第十页,共19页。
泥状结构
第11页/共18页
第十一页,共19页。
生物结构
第12页/共18页
第十二页,共19页。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在沉积物沉积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即原生构造。例如层理;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例如缝合线构造等。
构造的分类一般采用构造形态结合其成因分类:
物 理 成 因 构 造
化学成因构造
生物成因构造
复合成因构造
流动成因构造
同生变形构造
曝露成因构造
一、层理构造



二、层面构造









第13页/共18页
第十三页,共19页。
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如水的流向、水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有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由于成分、颜色、结构及层的厚度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第14页/共18页
第十四页,共19页。
层面构造
(1)波痕:在现代河床、湖滨、海滩以及干旱地区的沙丘表面上,常形成一种由流水、波浪、潮汐、风力作用产生的波浪状构造,称为波痕。这种构造也常保留在沉积岩层的层面上。波痕经常保存在砂岩中,但在泥灰岩、薄层灰岩中亦可见到。
(2)干裂:在现代河滩、湖滨、海边等泥质沉积物上,常可见到多角形的裂纹,称为干裂,又称泥裂。在沉积岩层面上亦可见到干裂,它是在沉积当时沉积物未固结即露出水面,受到日晒,水分蒸发,体积收缩而产生的。裂纹常具上宽下窄形态,其中被泥沙填充,充填物与上覆岩层的成分相当。干裂多见于泥岩、泥质砂岩中,在碳酸盐岩中亦偶有可见。干裂常指示海滨、河床、湖滨等浅水环境及阳光充足的干燥气候条件。
(3)盐类的晶体印痕和假象:在某些泥质岩石的层面上,有时可以看到盐类晶体的凹入印痕或凸起的晶体假象
(4)雨痕:雨点降落在未固结的泥、砂质沉积物的表面,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凹坑,直径2-3mm(有时可达15mm)深约1-2mm,边缘稍高。与之类似的是冰雹痕。
第15页/共18页
第十五页,共19页。
波痕
干裂
雨痕
第16页/共18页
第十六页,共19页。
岩石的常见构造
岩类
构造名称
形 成 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