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22/2/1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孙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整体感知
  检查预****情况
  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4、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
  教师小结
7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
  研读探究
  教师导学: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思考题: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样看待鲁滨孙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学生朗读第1~3段,体会鲁滨孙的心理变化
  学生朗读4~9段,考虑鲁滨孙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学生朗读10~12段,鲁滨孙怎样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态?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小结
  人没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鲁滨孙说服自己要顽强地活下去,这需要很的的勇气,他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url=][/url]热爱生活的人.
  体验反思
  联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学****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造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9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3
  创意说明:丰富的说话活动,能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激活学生创造的机智。本设计力求有目的、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读与说,让多形式与内容的说话活动,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思维的舞台。
  教学步骤 :
  一、变换角度说课文中的话
  本文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一读,变文中第一人称为第三人称,变描述性语言为概括性语言,然后说话。这既能迅速整体把握全文,又可在对比中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筛选文中语句,用第三人称说鲁滨孙所想。
  2.用概括性的话说鲁滨孙所为。
  二、走进人物说理解性的话 鲁滨孙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优秀品质的精华,从不同角度解读,可全面、深入地感知人物。二读,可结合课文,说说你眼中的鲁滨孙。如:
  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可用差不多一整年的功夫仅仅做完小小的木栅栏围墙。一个不怕失败的人,为找到合适的工具,他先用重木头,失败了,又用起货用的铁棒。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活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信心,而热情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一个爱劳动的人,他为解决衣食住行,寻找食物、打造围墙、制造工具等。一个不断探索的人,他凭着开辟新天地的热情,创造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一个开拓创新的人,他创造性地用刀刻痕计时,寻找工具打木桩
9
  三、摹拟情境说想象性的话 课文展现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所做所想,三读,可设身处地理解。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由想象:假如你与父母出外旅游,在茫茫人海中走失了,你会怎么想?你将怎样做?
  四、体验感悟说创造性的话 从想象的情境回到现实,如何看待学****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是理性的思考。四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段,要求用一句哲理性的话说出对你的启示。可抄录发言中一些精彩美句,课余细细品味。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这个设计旨在充分利用课文资源,指导学生仿写。一篇好文章,精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精致的手法等,都能取之用之。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仿写的目的便是出书。让我们记住:面对语言材料的宝库而熟视无睹,是资源的损失;只知利用语言材料而不去学会创造,是智力的浪费。
10
  教学步骤 :
  熟读课文,指导仿写:
  1.集中大量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描写心情。
  2.巧设一连串提问展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