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同一道题中,数量关系可以转化,用不同方法解答.
.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同一道题中,数量关系可以转化,用不同方法解答.
.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同一道题中,数量关系可以转化,用不同方法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导入:我们已经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了不同的应用题的不同分析、.(板书课题: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
.填空::
(1)乙数是甲数的()
教师追问:为什么填1呢?这时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转化成了什么关系?
6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甲数与甲乙两个数的和的比是(
(4)乙数与甲乙两个数的和的比是():()
教师提问:这时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转化成了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通过复习,我们发现了倍数关系、分数关系、比的关系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6•
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种松树和柏树,一共栽种了120棵,
树和柏树各栽多少棵?
.学生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分组讨论:
(1)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可以转化成哪几种关系?
(3)本题有几种解法?
.
(1)因为:松树的棵数+柏树的棵数=120棵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柏树种了1棵.
W工+4工=120
工二24
120—24=96(棵)
解:设松树种了1棵.
1…
-x+jc=120
4
96
120-96=24(棵)
答:柏科押I1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
(2)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松树和柏树棵树的比是4:1.
所以根据转化的比的关系,可以用按比分配的知识来解答.
4+1=5
120X4=96(棵)
5
120X1=24(棵)
5
答:柏科押I1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
5倍,我
(3)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松树和柏树棵树的和是柏树棵树的根据倍数的数量关系可以运用算术方法解题.
120+(4+1)=24(棵)
120-24=96(棵)
答:柏科24棵,松树种了96棵.
(4)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