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工程节水技术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节水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9/9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节水技术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目前我国己建渠道防渗工程约55万千米,仅占渠道总长的18%,有80%以上的渠道没有防渗,仍是土渠输水,。也就是说,从渠首引进的水有50%以上都在渠道输水过程中通过渠床土壤渗漏损失掉了。因此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对渠床土壤处理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如混凝土护面、浆砌块石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混合材料防渗等工程技术措施,可减少输水渗漏损失,加快输水速度,提高灌水效率。与土渠相比,浆砌块石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50%~60%;混凝土护面可减少渗漏损失60%~70%;塑料薄膜防渗可减少渗漏损失70%~80%。(2)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渠道防渗后减少输水损失,与土渠输水相比,从水源取等量的灌溉水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即如果灌溉同等数量的耕地,渠道防渗所需建设水源工程的投资比土渠少得多。据新疆的经验,渠道采用防渗技术措施后,用其节省下来的水灌溉,每亩地的投资约为建水库蓄水灌溉每亩地投资的1/3。由于渠道防渗后,与土渠相比通过同等流量时,可以加大纵比降、缩小断面,因此不但可降低渠道土方工程投资,而且可减少了渠道占地40%~50%。对于提水灌区节水即节电或节油,据山西调查,提水灌区每平方米渠道防渗工程,?,井灌区每平方米渠道防渗工程,?。渠道防渗后还可大幅度节约管理养护费用,一般比土渠减少70%。(3)防止土壤盐碱化及沼泽化:渠道若不采取防渗技术措施,会因渗漏而补给地下水,不但造成输水损失,而且提高地下水位,在我国北方会导致灌区盐碱化、沼泽化,在南方则会形成冷浸田、反酸田、洋湖田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弃耕。更有甚者,引发房屋倒塌,威胁附近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人身安全。而采取了渠道防渗后,因大幅度减少了渗漏,对新建灌区可防止产生土壤盐碱化及沼泽化,对己建灌区则可制止或减少土壤盐碱化及沼泽化。(4)防止渠道冲刷、淤积及坍塌:渠道防渗后,渠床得到加固,抗冲刷、抗坍塌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稳定渠道,保障输水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塬边或傍山渠道、湿陷性黄土地区,渠道防渗对防止在输水过程中发生决口、滑坡等事故起到很大作用。渠道防渗后由于纵比降增大,糙率减小、流速加快,因此在输水过程中不易发生淤积,特点在浑水灌区,其防淤的优点尤其显著。(1)技术原理:在渠床表面铺上一层适当厚度的粘性土、粘砂混合土、灰土、三合土和四合土等材料,经夯实或碾压形成一层紧密的土料防渗层,以减少渠道在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2)技术要点:①首先清除渠底和渠坡含有机质多的表层土和草皮、树根等杂物;②选用合符要求的土料、石灰、砂石和渗合料,土料的原材料应粉碎、过筛,素土粒径不应大于2厘米,;③试验选定适宜的土料防渗配合比,严格撑握土料的最优含水量,拌和后含水率与最佳含水率的偏差值不大于1%;④确定防渗层厚度,根据不同土料种类,渠底厚度10~40厘米,渠坡10~60厘米;⑤严格控制土料的配料、拌和、铺料和夯实或碾压,防渗层厚度大于15厘米时,应分层铺筑;⑥铺筑时应边铺筑,边夯实,夯实后土料的干容重不得小于设计容量,铺筑完成后,应加强对防渗层的养护,保持充分的湿度和较高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