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世界经济概论.doc

格式:doc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界经济概论.doc

上传人:guoyc1978 2012/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界经济概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导论
案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始末
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
美国发现惊世大油田
一、世界经济概念及特点
(一)世界经济的概念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和。
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
,必须以世界市场的产生为历史前提,他是在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融入外国国民经济史、经济地理学等学科。
(二)世界经济的特点

,是一个历史范畴。

(1)国际经济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作为研究主体。世界经济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揭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及变化规律。
(2)国际经济是从国家的经济利益出发,描述那种实际上与不等价交换相联系的国际分工形态。世界经济考察世界范围的生产诸关系及其相适应的交换诸关系。¨
二、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世界经济研究对象
世界经济探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构成世界经济整体的是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国家,它们在世界范围建立国际分工、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等各种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就是要研究这些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规律,以及影响影响这些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二)世界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形式和手段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

、发展战略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作用及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揭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揭示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国家、企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对外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学****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篇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格局的变化
第一章世界经济的形成
一、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及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1)自然分工
是人们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或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由地域资源的差异性而导致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
(2)社会分工
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和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种植业、畜牧业、重工业、轻工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
(3)国际分工的一般定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1)自然条件
(2)社会生产力水平
(3)国际生产关系性质
(4)上层建筑
(5)跨国公司
(二)国际分工的形式及发展阶段

垂直型国际分工:按生产力水平高低进行的国际分工。表现为农业、矿业、制造业的分工,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形式
水平型国际分工: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生产。
混合型国际分工:指一国在参加国际分工中,既有垂直型分工又有水平型分工。

前资本主义时期分工-----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以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地域分工为主。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推动生产力发展,手工业、农业分离,产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最初分工。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机器大工业生产,促成英国和广大殖民地的宗主国和殖民地典型分工形式。
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产生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日本,食品、原料集中在亚、非、拉国家。形成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
战后传统国际分工格局的巨变----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崛起打破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格局。工业国家之间分工居主导地位,各国间部门内部分工增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分工在发展。
(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与国际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