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12
word
第二章 教育评价方案的设计
问题、为什么要学会设计教育评价方案?
教育评价活动必须预先进展周密的计划与设计,才能确保教育评价活动的方向性、计划性与系统性,才能收集到可靠、有效的评价资知识、科研能力等。
word
word
5 / 12
word
容关系:按照指标系统容,指标系统可分为条件指标、过程指标、成果指标。上例中教师素质、教学设施属于条件指标。
3、如何设计“指标系统〞?
指标系统的建立是将评价目标容层层分解、越来越具体化的过程,待指标具有可测性而无需再分解时,指标系统即建成。
第一步,用涵分析的方法揭示评价目标容关键要素,并用同样的方法对容关键要素进一步分解,直至具有可操作性为止,从而获得初拟目标;
第二步,对初拟目标进展归类与筛选。
筛选原如此:同系统、同层次、涵一样的指标合并;有因果关系的指标留因去果;从相互矛盾的指标中选择合理指标;操作性差的目标寻找替代目标。
筛选方法:专家经验法、调查统计法、相关分析法
第三步,请专家进展论证,回避一样专家。
4、设计“指标系统〞应坚持哪些原如此?
“导向性原如此〞:注重指标容与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统一;
“整体性原如此〞:指标的完备性与全面性,防止遗漏重要指标。
“科学性原如此〞:与目标的一致性、同一系统指标的相容性与代表性〔防止重复〕、注重指标的可比性
“可测性原如此〞:可以测量与操作
“可行性原如此〞:信息易得,简便易行
word
word
6 / 12
word
二、教育评价容的呈现方式之二:概括性问题
用较为抽象的方式呈现评价容,类似平时的调查提纲。
为提高信息收集的针对性,可附加具体调查容与围。〔P87〕
三、教育评价容指标的权重确定
问题一、为什么还要确定教育评价指标的权重?
因为不同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不同,通过权重可以描述不同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用以描述不同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或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称为权重系数〔简称“权重〞〕。
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集合,称为“权集合〞〔简称“权集〞〕,反映了不同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问题二、确定教育评价指标的权重应当遵循哪些根本原如此?
1、导向性原如此:根据评价目标要求与实际需要确定权重。
2、客观性原如此:防止主观专断,失之偏颇。
3、可测性原如此:考虑评价指标可测程度。为确保评价结果准确性,适当降低可测性差的指标权重;但重要指标需做补充评价。
问题三、确定教育评价指标的权重通常有哪些具体方法?〔P96-107〕
1、简单调查统计法〔注意“归一化〞处理方法〕〔P97〕
2、德尔斐法
3、专家排序统计法
4、层次分析法
5、矩阵对偶比拟法
word
word
7 / 12
word
作业:教材107页五道题目
第三节 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
问题一、为什么要制定教育评价标准?
因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现象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要进展价值判断,就必须要确定价值判断的尺度或标准。
教育评价标准的涵义——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在评价指标或评价容项目上达到程度或水平的规定,为教育评价活动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
教育评价标准的实质——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需要〔国家的、组织的、个体的〕以与关于评价对象属性与开展规律的认识,对评价对象满足需要程度的期望,从而为教育评价活动提供判断标准。
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要顾与三个根本方面——评价者所秉承的需要、评价对象的实际〔属性与开展规律〕、评价活动本身的特点。
问题二、制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教育评价标准制定涉与上述三个根本方面,容易理解这些依据:
依据1、评价者秉承的需要:
国家的需要:国家社会、经济开展对教育的需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对教育活动的要求;
受教育者〔学生〕开展的需要;
评价者的自身需要。
依据2、评价活动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律与相关主体心理活动规律
word
word
8 / 12
word
依据3、被评对象的实际状况
问题三、制定的教育评价标准需要符合哪些质量要求?
根据制定教育评价标准上述三个方面依据,容易理解这些质量要求:
1、先进性:符合国家、时代、教育开展的要求
2、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与相关主体心理活动规律
3、可承受性:符合评价对象的总体状况与开展趋势
问题四、需要从哪些根本方面制定教育评价标准——教育评价标准的根本容结构是什么?
根据前述教育评价指标系统的容构成〔条件、过程、成果〕,很容易理解教育评价标准同样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容标准构成:
1、条件标准〔又称“素质标准〞〕
对教育活动赖以运行的条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