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及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及解释.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22/2/17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及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立春正月春气动,东风能解凝寒冻;
土底蛰虫始振摇,鱼陟负冰相戏泳;
「立春」是春时的第一天,「立」有见的意思,也表示着往者过而来者续   榖雨第二候是「鸣鸠拂其羽」,鸠是指斑鸠。此时,斑鸠不仅鸣叫,更拍动羽翼四处飞翔,提醒农人不要忘了农事之故。
-
. z.
   第三候「戴任降于桑」,戴任又名戴胜,是一种头顶有冠毛的黄白斑纹小鸟,会飞到黄河至长江流域一带,戴任鸟常栖息于农家常种植的桑树与麻树之中。
立夏四月始相争,知他蝼蝈为谁鸣;
无端坵蚓纵横出,有意王瓜取次生;
「立夏」在二十四节气解作「宽作万物,使生长也」。立夏在中国的阴阳学说认为这是阳气最盛的时期。「立夏」之后会因阴阳转化而盛极生阴。
   立夏第一候「蝼蝈鸣」指出昼伏夜出的蝼蝈,因为感应到微弱阴气而鸣叫。
   第二候「蚯蚓出」是指蚯蚓阴曲而阳伸之运动,感应阳气渐盛而群起出土。
   第三候「王瓜生」是指一种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三候同时指出所有至阴柔之物,同时发生。比喻这一个时候君子应该从微少处观察,有没有小人在暗暗地生长,不应该满足现状。
   
-
. z.
小满瞬时更叠至,闲寻苦菜争荣处;
靡草千村死欲枯,微看初暄麦秋至;
小满顾名思义还不到最满的时候,盛夏之前的「小满」是最好的一刻,阳气满极就会盛极而衰。因此对种植小麦的中国北部而言,小满时麦粒虽未成熟,但已粒粒盈满,在南方则指水稻已达抽穗期,小满亦可称水田的水已盈满。『四月干卦,谓之满,言阳气已满』
   小满第一候是「苦菜秀」,苦菜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已经枝叶繁茂,可供采食。
   第二候「靡草死」,指一些枝叶细软在阴冷潮湿季节生长的植物,受不了夏阳的火气都枯死了。
   第三候「麦秋至」经过十天到第三候的时间,原来已盈满但未熟的麦粒,已经成熟。因为只有麦子在初夏即成熟可收,其余百谷都在秋季收成熟而进展收获,此时等于是小麦秋收之时节。
芒种一番新换豆,不谓螳螂生如许;
鵙者鸣时声不休,反舌无声没半语。
   「芒种」时,在长江流域经常有低气压的形成,带来连绵的雨水,现在所谓的梅雨季节。在此时的雨水有助五榖类的农作物。芒种也带来风调雨顺,丰收的预兆。
   芒种第一候是「螳螂生」,螳螂于深秋产卵,小螳螂感应到了此时阴气渐强而破壳而出。
   芒种第二候是「鵙始鸣」,鵙是指伯劳鸟,古人也认为伯劳鸟是感受到阴气而开场鸣叫的,这是一种十分刺耳刮噪的叫声。
   芒种第三候是「反舌无声」,能学各种鸟鸣叫的反舌鸟,感应到五月阴气微生而不叫了。或者是另外一些雀鸟此时不再发声鸣叫了。比喻小人开场当道,阴气渐强,君子大人等不再发言。
-
. z.
夏至纔交阴始生,鹿乃解角养新茸;
阴阴蜩始鸣长日,细细田间半夏生;
「夏至」在尧典中称为「日永」,夏小正称为「时有养日」,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日长至」。夏至正是阳极之至,所谓盛阳覆盖其上,而阴气始起于下,喜阴的生物开场滋生,而喜阳的生物逐渐衰弱。夏季之极,白昼最长,夜间最短。
   夏至第一候「鹿角解」,鹿角有艮象,是属阳性的山兽,因阳气已盛极而衰,鹿角就开场脱落。
   夏至第二候「蝉始鸣」是夏天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夏蝉又叫「知了」,雄蝉都会鼓翼而鸣。
   夏至第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野生药草,因为在夏日之半生长而得半夏之名。
小暑乍来浑未觉,温风时至褰帘幙;
蟋蟀纔居屋璧诸,天崖又见鹰始挚。
暑为温热之气,古人认为积存土地里的热气一直都潜伏在土地中,到小暑时热力才开场慢慢的散发出来。「小暑」表示暑气尚未极致,接下来的「大暑」才是暑气之极。
   小暑第一候「温风至」指四方均感受到温热的风,暑气吹至,热气逼人。
   
-
. z.
第二候「蟋蟀居宇」源于诗经七月篇中关于蟋蟀活动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用的八月正是夏历的六月,这时候蟋蟀开场自田野逐渐移入庭院。比喻小人阴气者,他们的活动围不单只在郊野,已经在宫廷中活动了。
   第三候的「鹰始鸷」指幼鹰由老鹰带着,从鸟巢中飞出来,开场学习飞行博杀猎食的技术。比喻君子看见小人势强,现在应该积极培育后代,卷土重来。 
大暑虽炎犹自好,且看腐草为萤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