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三觉镇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资料汇编.docx

格式:docx   大小:50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觉镇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1660287**** 2022/2/18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觉镇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资料汇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觉镇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实用技术
培训资料汇编
三觉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二。二O年五月
席草-晚稻高产高效模式栽培技术
席草-晚稻种植模式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粮经种植模式。实践表明,该
种植模式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提高农田种苗移栽后10天施尿素
10公斤/亩;若发现群体叶色退淡落黄,则追施穗肥,施复合肥
(15-15-15)15 公斤/亩。
(四) 水浆管理
水稻全生育期以保持湿润为主。具体措施为:薄水浅插,栽后薄水护
苗;秧苗扎根后,沟灌露田通气与浅水灌溉交替,以促进水稻根系与分麋
的生长;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以浅灌为主;灌浆结实期保持干干湿湿,以
湿为主;水稻收获前5〜7天断水。
(五) 病虫草害防治
化学除草推荐丙草胺或丁草胺加节密磺隆或毗密磺隆在插秧前3〜5
天使用或移栽后5-7天使用。移栽后用注意在药后保水5-7天。
病虫害重点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和纹枯病、稻瘟
病、稻曲病等,尤其是水稻破口至抽穗期要做好对稻曲病的防治工作;同
时,要注意对口药剂的轮换使用。
稻茬麦机条播技术
1、 种子处理。播前药剂拌种,预防地下害虫和奸虫、灰飞虱、小麦
纹枯病、锈病及白粉病。
2、 精细整地。旋耕机械整地,先旋耕灭茬松土,后耙茬平整,每隔
2 —3年深耕或深松一次,加深耕层到20cm以上。
3、 播期播量。适宜播期半冬性品种为10月上中旬,春性品种为10
月下旬,。若土壤墙情差、整地质量差、播期推
迟等情况,播种量可适当增加,但每亩播量一般不宜超过15公斤。
4、 机械条播。用稻麦条播机进行精量条播,行距20-23cm,播种深
度3 —5cmo播种要匀,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地头整
齐。旋耕地块播种后适当镇压。
5、 机械开沟。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要做到沟深、沟直,四沟配套,
沟沟相通,主沟通渠,排水良好,达到雨停田干,是预防稻茬麦冬春渍害、
提高产量水平的根本措施。
6、 配方施肥:基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8-2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
斤,氧化钾10-13公斤,硫酸锌1-1. 5公斤,拔节期视苗情追施尿素8-10
公斤。
7、 化学除草。掌握在秋苗期和返青期化学除草。秋苗期一般在冬前
麦田上冻前,禾本科杂草2-4叶期,阔叶杂草2-5叶期为适期;春季除草
在小麦拔节前,拔节后禁用除草剂进行化除。
8、 防治病虫害。播种前药剂拌种防治纹枯病、地下害虫。返青至拔
节初期主治纹枯病,兼治麦蜘蛛。4月中下旬,小麦抽穗扬花期开展“一
喷三防”,综合防治赤霉病、穗奸、吸浆虫、锈病、白粉病、粘虫等,预
防早衰,抵御干热风,提高千粒重。
辣椒-芦蒿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推荐品种:辣椒选用新皖椒1号、洛椒系列、苏椒5号等;芦蒿选用
大叶青秆蒿、白秆蒿。
生产管理:
1、 茬口安排:辣椒采用冷床育苗,播期为上年的10月中、下旬,2
月中下旬定植,4中旬开始采收,6月底至7月初收获结束。芦蒿7月底
8月初开始抨插定植,11月上中旬扣棚,1月〜2月分两次进行采收。
2、 主要栽培技术
辣椒
整地定植:定植前10-15天扣上棚膜以提高地温,每亩施腐熟有机
肥3000公斤、发酵菜籽饼100公斤、三元复合肥25公斤。深翻整地、深
沟高畦,行距45cm左右,株距35cm,亩栽3500株左右。
田间管理:定植后5-7天密封大棚,大棚内温度在30C左右。幼
苗长出新叶后,白天棚温维持在24-28°C,高于30笆时要适时适度放风,
降温排湿,夜间15-20°Co在坐果之前,一般不需施肥。开始采果后,据
苗情亩施尿素10〜15公斤。同时可结合喷药,叶面喷施1%磷酸二氢钾2〜
3次。生长前期要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生长旺盛的侧枝。中后期摘除植株内
侧过密的细弱枝。大棚辣椒前期要适量少浇水,避免棚内高湿。结果期要
充分供水。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疫病、灰霉病等,可用腐霉利、甲霜灵等
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奸虫、烟粉虱等,可用此虫琳等进行防治。
芦蒿
适时定植:前茬辣椒拉秧后及时进行整地做畦,结合整地亩施腐熟
有机肥3000 kg或腐熟饼肥80-100公斤。7月底至8月初抨插定植。从
种蒿田起苗后将顶部嫩梢截去,留下部茎粗0. 5cm以上作为种苗,每段截
成长20〜30cm。抨插密度:20〜25 cm见方,每穴单株或30〜35cm见方,
每穴双株,每亩1万株左右。
田间管理:8月中旬、9月中旬进行两次打顶摘心,控制生殖生长。
8、9月间,结合浇水施肥两次,亩施尿素10公斤。一般在初霜后(11月初),及时割除芦蒿地上部分,并清除田间杂草枯叶。在大棚盖膜之前,
结合中耕松土,亩施三元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