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课程名称:剪纸
教师姓名:于红艳
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 校: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
高年级
复杂剪纸
研究和创作
民族民间风情剪纸
三、课程实施
(一)实施层次
学校在抓好美术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剪纸教学向课处延伸,组建校级、班级剪纸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课程实施分三个层次:
1、面向全体学生。在小学阶段各年级开展剪纸教学,每周在地方课程中开设一节剪纸课。三年级起利用活动课时间开展剪纸研究创作活动。
2、班级兴趣小组。各班开展版画兴趣小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剪纸。开展班级剪纸交流评比。
3、校级兴趣小组。选拔优秀苗子,进一步训练提高,利用周三第七节课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剪纸创作,研究剪纸艺术。开展学校剪纸展览、鉴赏、模拟拍卖活动。
(二)课程评价
评价分两部分:
其一是精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
其二是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见表一)
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剪纸学习情况(兴趣、技能、态度等方面)。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
2、作品集:每个阶段学生的优秀作品或照片,获奖作品,荣誉证书等。
3、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同学之间,老师及自己做出评价。
4、期末评语:记录“家长说”、“老师说”、“同学说”、“自己说”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表一 剪纸学习情况评价表
年级 姓名
评价者
评价项目
自评
互
评
家长评
教师评
学习
兴趣
情 况
技能
态度
优秀作品集
1
2
3
获奖情况
1
2
3
作品评论
1
2
3
综合评定
五、成果与反思
(一)成果
从2003年到2008年,屈指算来,龙王庙希望小学的剪纸经历了五年的发展历程。这五年的历程既是艺术教育的历程,也是素质教育的历程。龙王庙希望小学的发展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2005年,在省课程改革现场会上亮相,受到省厅专家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先后被《青龙时讯》、《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河北日报》、《河北教育》杂志、省市县三级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2007年4月22日,参加中央电视台百所“风采校园”展播。
五年来,该师生多次参加县、市两级艺术节并获奖。李红茵同学的《风调雨顺》和《春到人间》两幅剪纸作品,在2005年青龙县艺术节上获一等奖;张继丹、吕静在团市委举办的剪纸、书法、绘画大赛上分别获一、二等奖;宋文奎等8名教师的剪纸作品在市级刊物《碣石》上刊发。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他们先后在全市
“远程教育现场会”、“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等大型活动中现场展演,赢得满堂喝彩。该校还结合国家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以及迎奥运、抗雪救灾、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组织师生创作生动鲜活的剪纸作品。不仅推动了剪纸创作,更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截至目前为止,该校师生创作传统题材剪纸120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