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传心法要.pdf

格式:pdf   大小:35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心法要.pdf

上传人:q1188830 2022/2/20 文件大小:3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心法要.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造恶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恶枉受轮回,著相造善枉受劳苦,
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
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
契而已,绝诸思议;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心是本源清
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只为妄
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
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祇
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
添得一物;邻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我于阿
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云:是
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
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
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
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
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
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
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
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
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
无非道场。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
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
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
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
本珠如故。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
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
一 切 法 本 无 所 有 , 亦 无 所 得 , 无 依 无 住 、 无 能 无 所 , 不 动 妄 念 ,
便证菩提;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
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
实不虚,是第一义谛。

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
我 亦 无 主 。 五 阴 为 心 , 五 阴 无 我 亦 无 主 , 故 知 此 心 无 我 亦 无 主 ;
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
有本心荡然清净。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
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唯求适
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
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
闻 有 菩 提 涅 槃 , 三 僧 祇 劫 修 成 佛 道 , 皆 属 声 闻 道 , 谓 之 声 闻 佛 。
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
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
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
学 , 唯 学 无 求 无 著 ; 无 求 即 心 不 生 , 无 著 即 心 不 灭 ; 不 生 不 灭 ,
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
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
可得。

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著一物,言佛真法身犹
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
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
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
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
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
提 无 异 相 , 离 一 切 相 即 是 佛 。 凡 夫 取 境 , 道 人 取 心 ; 心 境 双 忘 ,
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
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
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
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