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泌尿系统 (2)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679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泌尿系统 (2)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20 文件大小:6.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泌尿系统 (2)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泌尿系统 (2)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肾皮质
肾门
肾髓质
肾柱
肾乳头
肾小盏
肾被膜
皮质迷路,髓放线
肾锥体
肾大盏
一、肾
(一)一般结构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肾实质部结构与曲部相似,仅上皮略低,微绒毛、指状交叉、侧突不如曲都发达,线粒体、溶酶体数量较少。
②细段 大部在髓拌降支,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无刷状缘,胞质染色较淡。电镜观察,腔面有少量排列不规则的微绒毛,细胞间有交叉的侧突,此段上皮甚薄,有利于水和离子透过。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4页
③远端小管 由直部和曲部两部分构成,远端小管直部和曲部结构相似,其管径较粗,由立方形上皮构成,胞质呈弱嗜酸性(染色较浅)。腔面无刷状线。电锐观察,游离面微绒毛少而短,基底部有纵纹,有基底褶和交叉的侧突。其曲部——远曲小管又盘曲于肾小体附近,末端接弓状集合小管。
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远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的基底褶内有许多钠泵(钠—钾ATP酶),能主动向间质泵出Na+ ,但水不能通过,因此,造成从肾锥体底至肾乳头间质内的渗透压逐渐增高,有助于集合小管形成浓缩尿。其曲部是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有吸收钠和排出钾的作用,此过程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的调节。曲部还可分泌H+ 和氨,对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此外,在垂体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远曲小管还继续吸收水分。
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54页
根据肾小体所在部位及其髓拌长短,肾单位可分两种:
①皮质肾单位 位于皮质浅层,肾小体较小,髓拌短,细段短或缺少,只伸到髓质外1/4区。
②髓旁肾单位 肾小体较大,位于皮质深层,近髓质区,髓褶长,细段长,伸至髓质乳头区,两类肾单位基本结构相同。
(二)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可分为弓状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弓状集合小管是远曲小管的直接延续。由弓状集合小管汇合成直集合小管(转入髓放线)。直集合小管下行至肾锥体乳头移行成较大的乳头管。
集合小管管径较粗,上皮细胞为立方形,胞质透明,细胞排列整齐,分界清楚,乳头管起始处为单层柱状上皮,在乳头管开口处移行为变移上皮。
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4页
尿的生成 当血液经过肾小体时,血浆中除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外,其余成分均可经过滤过屏障被滤至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各段中,一部分(约99%)有用的物质和部分水分又被重新吸收入血液循环,同时又收纳肾小管分泌的K+ 、H+ 、NH3 等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
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4页
2、肾小管 (1) 近端小管 曲部 _近曲小管 (renal tubule) ( proximal tubule )
光镜特点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4页
2、肾小管 (1) 近端小管 曲部 _近曲小管 (renal tubule) ( proximal tubule )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近 曲 小 管 ( E M 模 式 图 )
近 曲 小 管 ( S E M )
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肾 髓 放 线
近直小管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细段
集合管
细段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远曲小管
(distal convoluted tubule)
远端小管直部 远曲小管
远端小管
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4页
2、肾小管 近曲小管 与 远曲小管比较
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远曲小管(LM)
功能:
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54页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细段
集合管
远直小管
T-H蛋白 不透水
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4页
㈡集合管系:      弓形集合小管 皮质集合小管 髓质集合小管
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4页
细段
肾 髓 质
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4页
乳头管
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4页
(三)球旁复合体
(juxtaglomerular complex)
组成
球旁细胞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功能:调节血压
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4页
(三)肾小球旁器(近血管球复合体)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小三角区,由近血管球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①近血管球细胞 是入球小动脉在肾小体血管极处,血管壁的平滑肌变成的上皮样细胞,胞质丰富,肌原纤维少,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核蛋白体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大量中等电子密度的大颗粒。颗粒中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