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不会交往的一帆
商丘市实验幼儿园 张琳
一、引言:
幼儿园生活的开始,是孩子跨出家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消除对集体不适应行为,帮助孩凡事随心所欲的霸道性格,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处事习惯。
2、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态度不一致,让孩子的不良习惯得到强化。
3、过度地受情节激烈的、暴力的电脑游戏的影响,在生活中模仿里面的暴力的行为方式与人交往,没有及时得到成人制止的和惩罚、疏导和教育,导致孩子缺乏是非观念,缺乏正确的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方法。
六、个案指导:
分析了这些不足之处,我采取针对性措施,先从家长处入手。王一帆的家庭教育主要是妈妈在主导,妈妈也有自己的教育见解,只是存在些理念上的偏差,我先推荐一些书籍供她阅读,如:《勇于惩罚》 《爱在左,管教在右》 《这样给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等等。
家庭教育指导建议:
孩子在社会上生存,需要许多技巧,把这些技巧教给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幸福、适应力强、意志坚定,但是作为父母必须意识到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应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的快乐、适应力与意志力的程度,与我们的教育方法密切相关。幼儿园生活的开始,是孩子跨出家门,走向社会的第一
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消除对集体不适应行为,帮助孩子改变霸道、蛮横、自私和自我中心等不良习惯?为孩子将来更好地踏入社会、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孩子年龄越小,其可塑性越大,教育对孩子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大。
针对一帆小朋友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您的家庭特点,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和快乐生活,让我们共同携手,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在家庭教育中,有以下教育建议仅供你参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掌握和使用。
1、父母应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教育孩子欣赏同伴,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乐趣,有错误敢于承认,并会请求别人原谅,也要学习尽可能原谅别人等。
必要时,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后果与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必须让孩子知道,不会原谅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
2、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因此,多创造机会和条件,和孩子一起邀请同伴到家中做客,教孩子如何招待同伴,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食品和玩具,结合玩耍情境及时评价孩子与同伴交往时的优
缺点等。或鼓励孩子到户外参与其他伙伴的群体活动。
3、家长应规范自己的言行。家长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谈举止会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孩子在家庭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家长处理人际关系的倾向,潜移默化地学会家长的待人接物方式。
因此,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宽容地处理好人际关系,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切忌自身言行出现与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的现象。
4、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在人际交往方面,及时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做法是正确的、什么做法是错误的,说话时态度要尊重,口气要坚定。适时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并注意随时随地的教育。
5、和孩子一起商议、建立必要的家庭规则,规矩应简单、具体、直接。告诉孩子规矩的时候需注意:提醒孩子看着你、一次只讲一件事情、告诉孩子怎么做、让孩子复述你定的规矩、站在旁边看结果。
6、家庭成员间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要保持一致。
7、共同执行订立的家庭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努力朝正确的做法去做,孩子表现好,要给予及时赞扬,夸赞的语言一定要具体。
8、奖励必须值得孩子为之努力,要采取偶尔奖励的方式。
9、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和他人对话。
10、父母根据具体生活情境,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使用表达请求和愿望的祈使句。带领孩子学习与人协商的语言和方法,并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获得协商与沟通带来的成功体验。
11、建立日常的惩罚机制,可以采取面壁思过的方式,时间不超过5分钟。如果已经开始实施惩罚,即使孩子服软、认错,也要继续执行已定的惩罚(告诉孩子:“现在已经晚了,但下一次,要乖乖照我说的做” ),决不能心软。
12、对孩子执行惩罚时,如果孩子使用暴力,建议将孩子放在常见的靠背椅上,轻轻抓住他的手腕,同时走到他身后(注意不要过分弄疼他),平静温和地告诉孩子:“如果你停下来,我就放开你。”可以多说几遍,直到孩子冷静下来,再松开他的手。然后再实施惩罚,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