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初一上册地理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

格式:docx   大小:9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一上册地理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蓝天 2022/2/21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一上册地理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初一上册地理期末总复****提纲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站在海边看航船②站得高,看得远③月偏食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⑤越往北走北极星越 高⑥最科学的证据:地球卫星照片
2、 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
3、 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半圆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的分布
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 北两极逐渐缩短
所有经线一样长
零度的确立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标度的范围
0°—90°
0°—180°
度数的变化规律
赤道向两极各作以90°
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作180°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限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以2(TW和160°E组成的经线
圈为界
数量特征
无数
无数
5、 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一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6、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 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P13地球公转不意)
n转
公转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2、五带的划分(P14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的名称: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划分依据: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划分界限:回归线和极圈
地理现象:热带有太阳直射 全年高温
温带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四季分明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全年严寒
(三)地图的阅读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
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实地距离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一表示范围大一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一表示范围小一内容详细
(2) 辨别方向:
一般方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线定向:经线指不南北方向;纬线指与东西方向。
(3) 图例和注记: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2、地图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图类型,并能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四)地形图的判读
1、 等高线地形图
(1)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 等高线与等深线
等高(深)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大;等高(深)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3) 根据等高线的形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P25)
2、 分层设色地形图
(1) 根据地图上不同的颜色,判断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