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7]‘P138,《周语•卓襄公论却至桃天之功》中言:“《书》日:‘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41‘“5)《周语•太子晋谏灵王塞谷水》“天所崇之子孙或在吠亩,由欲乱民也;吠亩之人或在社稠,由欲靖民也,无有异焉!”[41‘P79)《周语•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钟》“以言德于民,民欲而德之,则归心焉。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天不获。……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废,鲜其不废也。故谚日:‘众心成城,众口烁金’。”这些思想也都为《左传》所继承。
第三,《国语》在历史文学上开了古代史学之先河。在论语言、论人物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并为《左传》所继承载,重在“语”上。通观全书亦是以人物的对话、语言的叙述为主。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这一点比之编年体的《左传》显然在体裁上更占优势,所以《国语》虽然成书比《左传》早,但在语言表述上的成就并不逊于《左传》。它有长篇大论的铺陈,亦有精练简洁的概括。如《周语•襄王拒晋文公请隧》,晋文公帮助周襄王复了位,周襄王为表示感谢,要赐封土地给晋文公,晋文公却不要土地,而要求允许他死后用天子的礼仪下葬,即请隧。对这种过分的要求周襄公不好直截了当的拒绝,于是引经据典,从往至今娓娓述来,先说过去,说明先王制定的一套礼仪制度是为了区别地位的高低和表示尊卑贵贱的等级,并非为图什么享受。接下来又说现在,说上天降灾给周王室,因自己无能以至劳动了晋文公,但如果自己用改变先王的制度来酬劳我个人所受的恩惠,那么你晋文公将受到人们的憎恶。再接下来又假设,说如果你晋文公能改姓易朝统治天下,创立新的制度来显示功业,那么即使把我流放到边远荒地我也没话可说。但你如果仍然作为诸侯的话,就自然要遵守先王的礼制。再接下来又分析,说我如果为了私情而改变先王的制度,那将有愧于天下,一又将先王、百姓置之何地?又怎么制定政令?如若不然的话,你自己自行用隧安葬就好了,我又怎么管得了?一番话层层深人,看似诚诚恳恳,推心置腹,但却步步紧逼、锋芒刺人,以至晋文公听了后:“遂不敢请,受地而还。”‘4,‘P43)再如《周语•阳人不服晋侯》周襄王把阳樊赐给晋文公,但阳樊人不肯归附晋国,晋文公于是派兵包围阳樊,打算用武力征服,眼看要玉石俱焚。
在这关键的时候阳樊人仓葛站出来,他对晋文公的一番说辞,有理有据,义正辞严,使得本来想用武力征服阳樊的晋文公听后由衷地佩服,感叹说“是君子之言也”,于是让阳樊的居民迁出。‘们‘P46)再如《周语•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钟》、《周语•景王问钟律于伶州鸡》。以乐律寓施政,认为“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l4](即3)“和平则久,久固则纯,纯明则终,终复则乐,所以成政也。”并指出“乐之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