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指导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罗东燕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在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指导指导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罗东燕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在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既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学模式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得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的指导必须把握一个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注重于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旧模式的根深蒂固,面对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他们不能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研究性学习开始的时候,,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就是象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形式一样进行的学习,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和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研究性学习成果,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产生也想试一试的迫切愿望;我们要让学生熟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查阅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课题适合什么样的方法。如学科实验的改进研究就比较适合实验法。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选题,注重于分析论证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一个好题的选出对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意义十分重大。 一开始,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往往会圈定范围,甚至于给学生指定一些课题,这大大地束缚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手脚,有时还会挫伤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不要受到你所授学科的影响,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本身就已打破了学科的界限。 那么,我们在选题时应注重于什么呢?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学生们选题尽管十分丰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科学性,合理性,意义性,可行性,合作性以及选题的大小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过程,注重于检查和督促
研究性学习更为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会如何去进行研究。选题的不同,研究的难度和时间也不相同,,学生在选题及研究的开始阶段,往往热情很高,十分主动。但是,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研究进度比较缓慢的时候,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就会降低,甚至于会停止研究,凭想像弄一个结果敷衍了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督促检查.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督促检查不同于作业和课外练习的检查,其一般的方法有: 1、定期深入课题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