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最新教师考编笔试.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教师考编笔试.doc

上传人:sunny 2022/3/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教师考编笔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考编笔试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总分值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即生活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简要说明这一德育过程的规律。

3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34、皮亚杰关于认识开展的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35、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36、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五、案例分析题〔此题共1小题,共16分〕
37、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
“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确实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响?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2、A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表达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那么);“教学相长〞(表达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及时而教〞(在好的时机教书)。
3、D 【解析】 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那么,为人师表。
4、D 【解析】 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D 【解析】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 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6、D 【解析】略。
7、D 【解析】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8、B 【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开展教育活动首先要确立教育目的,规定教育工作的方向,从而使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9、A 【解析】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到达迁移的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开展。
10、B 【解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根本需要:生理需要、平安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属于不同层次,构成一个需要的“金字塔〞。社会交往需要属于归属和爱的需要。
11、C 【解析】略。
12、A 【解析】 实践证明,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着手。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
13、C 【解析】略。
14、D 【解析】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气质是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15、C 【解析】略。
16、B 【解析】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决定的采取,包括行动目的确实立、行动手段的选择和行动动机的取舍等环节。〔2〕执行决定阶段。决定一经采取之后,决定的执行便是意志行动实现的关键阶段。执行决定,常要求更大的意志努力。
17、A 【解析】 根据遗忘时间,把遗忘分成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是指遗忘的发生是暂时的,以后还能重新回忆的遗忘现象。永久性遗忘是指记忆的材料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