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2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木兰诗》讲学稿
课型
主备
审阅
审批
时间
新课
韩杰
2011-9-23
教学目标:
了解《乐府诗集》掌握诗中的重点实词的意思及乐府的特点。
分析木兰的形象。
掌握年征战
(5、6)凯旋而归
(7)附文赞颂
二.课堂交流:
(一).品读课文。
1.朗读第一部分:
①.第一段有何作用?木兰停机叹息,既交代木兰是个勤劳的女子又引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通过朗读,你从文中了解了关于木兰的哪些事?
木兰停机叹息 决定出征 准备出征 奔赴战场 征战沙场 还朝辞官 会见亲人
②.第一段的修辞:第一二句是摹拟 第三四句是对偶
③.第三段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排比,渲染了准备工作的紧张而有序,暗示战事紧迫。
④.“旦辞……鸣啾啾。”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反复。
作用:①通过地点转换,写出军情紧急,行军神速。②表现征途的遥远,以此体现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慨。③交代宿营地的空寂荒凉,又写出她思念家乡,眷恋父母的朴素情怀④“黄”句写自然环境严酷,“燕”句写战争环境严峻。
- 3 -
⑤.第二段前四句的修辞是什么?设问
⑥.“阿爷……长兄”交代什么?
代父从军缘由
⑦.木兰替父从军,从中表现她怎样的品质?
英勇果断、深明大义、善良考顺。
2.朗读第二部分:十年征战生涯
①“万里……飞”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什么?
夸张,刻画木兰矫健雄姿,反映木兰行军的神速。
②“朔……衣”运用了修辞?表现什么?
对偶,描绘将士们的苦寒生活。
边塞夜景。
③“将……归”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什么?
互文见义。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王翰《凉州词》醉臣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朗读第三部分:受封辞官,恢复女装与家人团聚。
①“策……强”的修辞是什么?写了什么内容?
对偶,夸张,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②“可……郎”表现什么?
表现木兰热爱家乡、思念亲人,不慕名利,眷恋耕织的朴素情怀。
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写木兰辞官司不就,她辞官司的原因是什么?
不贪恋高官富贵,思念家张思念亲人的急切心情,封建时代女子不能出仕,女扮男装,是有欺君之罪,怕被可汗发现。
④“爷……羊”运用了什么修辞?写了什么内容?
排比,写家人迎接木兰归家的情景。写家人的兴奋喜悦,其乐融融。
⑤“开……黄”,写了什么内容?
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束后的喜不自禁的心情和爱美心态。
⑥“出……郎。”写了什么内容?采用哪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写恢复女儿装的木兰,来见伙伴的喜剧性场面。采用侧面烘托的写法,表现木兰的聪慧。
⑦文章详略的处理?
- 5 -
略写:十年征战和辞官还乡。详写:战争前的准备和与家人团聚。
原因:这首诗的主题是突出木兰的性格和品质,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追求。
4.朗读课文第四部分:用比喻再次讴歌木兰的谨慎小机敏。
①“雄……离”的修辞是什么?有何作用?从中归纳出的成语是什么?
比喻,对木兰谨慎、机智的讴歌和赞美。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二)总结归纳:
木兰的人物形象:忠孝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