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5 页 共 12 页
。针对财务信息失真、财经秩序松弛的现状,全区开展了新任领导干部财经法规培训班,向新任科级领导干部讲解了财经纪律松弛的危害,如何加强单位财经制度建立和《财政违法处分条例》。同时创新了会计接着教育方式,把财经法规培训参加了接着教育。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区上下自觉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培育亮点。结合基层财监工作实际,我们形成了领导重视,财监科室牵头,各科室齐抓共管、联动监视的格局,全力打造财政监视合力。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监视制度,今年我局推行“根底年、标准年、效率年”活动,提出逐步建立预算、非税、国库支付、监视检查、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科室、业务之间的连接与流程,争取在条件成熟时尽快编写《财政业务工作规程》,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确保业务经办过程科学、顺畅、标准、高效,确保财政资金在各个环节平安、高效、标准运行。
回忆近两年的财政监视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是搞好财监工作的首要前提;加强制度创新,改革监视方法是搞好财监工作的关键环节;坚持依法行政,效劳大局是搞好财监工作内在要求,健全财监机构,强化队伍素养是搞好财监工作的重要保障;更加注意财政监视工作的预警和教育职能,而不争取单单是事后惩罚。在方法上更加注意刚好批露,提出从源头和制度化层面解决的思路,做到“亡羊补牢”,警钟长鸣。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员限制,县区一级没有设立特地的财政监视机构,大局部是兼职。我局设在综合科,总共3个人,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影响到财监工作的有效开展。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展检查工作,所需经费来源又存在很大困难。
。此时此刻由于培训较少,从事财监工作的人员素养跟不上工作的须要。同时,财监工作在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建立上还比拟落后,影响到财监工作的权威性。
。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监视职责的范围和内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监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财经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监视的内容狭窄且监视方法单一。监视的范围大局部还只能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以及重点支出的监视上,在工作中存在 “四多四少”现象:即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视少;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视检查多,事前、事中监视少;对财政收入检查较多,对财政支出监视少;对某个单一事项或某个环节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运用的跟踪问效少。同时受客观条件限制,对与地方经济开展有亲密联系的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监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盲区,财政监视的内容和范围已无法适应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视的广泛性、多层次、全方位监视的要求。
、被动性。财政监视方式具有对经济行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视,而现阶段的财政监视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监视,监视方式往往是按年度或事后依据须要对其财务收支经济行为进展监视,这种单纯的事后监视只能是已成事实后的“马后炮”式的监视,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被动性,“不该花的花了,不该支的支了”,对查出的问题进展惩罚也有很大的阻力和难度,失去了监视效果,导致违纪现象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5.财政内部监视工作落后。存在着不好监视,不能监视,不敢监视的问题。目前进展了部门预算、国库改革等,在内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