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乌江画廊洪渡土家温泉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背景分析一、地方概况温泉所在地王坨村属沿河县洪渡镇,常被人们称为洪渡温泉。洪渡镇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边陲乌江西岸,是县北大门重镇,据县城水路76公里、陆路138公里。东部与重庆酉阳自治县一江之隔,北部与重庆彭水县交界,是我省东北部边陲同省外相互联系的桥头堡。大山山脉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1282米、最低海拔225米,%,属于典型的岩溶高山峡谷地貌。,其中土地总面积113581亩(耕地28990亩、林地58112亩、草地9940亩、水域2551亩),土壤以黄壤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68%,主要以土家族为主。境内大部分村开通了程控电话,电力、交通、乡镇企业都有较好的发展。彭水电站是乌江梯级开发的国家重点项目之一,位于乌江下游重庆市彭水县境内,2006年第一组发电机开始发电。到时水库的正常水位将达到293米,最高水位312米,而目前的正常水位为225米,所以大坝的修建将面临库区耕地的减少、人口的搬迁和安置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库区的搬迁规划,现在的洪渡集镇将搬迁到王坨村,温泉建设用地在洪渡镇的搬迁用地规划范围之内。二、规划目的①确定洪渡土家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并对各要素结构进行空间布局。对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配套建设做出概念设计,对旅游项目的开发做出策划,对旅游产品营销和旅游度假区管理做出安排。从而为洪渡温泉度假区的保护、开发、利用、经营服务。②通过规划挖掘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宣传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③通过洪渡土家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即将开辟的乌江画廊旅游专线同沿河乃至贵州的联系。三、规划依据《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旅游局,2003。《医疗矿水水质标准》。《绿色度假公园管理体系要求》。《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铜仁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8—2020。《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沿河县洪渡镇王家坨温泉开发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及勘探方案初步设计》。《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和2015年主要指标规划》。《乌江彭水水电站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大纲》。《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贵州省人民政府2003、11《彭水电站库区干流调查及特殊点水位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沿岸各村植被现状》。四、指导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开发规模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其实质是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同时,要求保护少数民族风情的原始风貌,最终达到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市场导向原则旅游开发前一定要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规律,依此为根据结合资源特色,确定开发主题、方式、进度以及产品类型、规模、层次。特色原则特色就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开发中充分发挥洪渡温泉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融入土家民族特色,充分体现其科学、文化、疗养旅游价值。系统协调原则旅游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规划,该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各子系统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则整个系统就不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五、规划面积、规划期限规划面积:72309m2规划期限:2004-2019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特点评价在实地调查和对相关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确定该地有以下旅游资源:温泉、树林、气候、人文古迹、土家族文化等。其中温泉和土家族文化资源最具特色,为本地区的主体类旅游资源。1、温泉洪渡温泉位于贵州、重庆交界的乌江西岸的河漫滩上,共有四个出露点,呈泉群涌出,其中有两个出水点雨季长期被淹没。出露地层为震旦系白云岩层,出露点的高程在226---228米。到2006年,彭水电站修建蓄水后,温泉出露点将被淹没达60-90米,但根据洪渡温泉开发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分析,如果发展温泉旅游,可通过钻井取水来获得。该温泉水温为49℃(℃),属高温泉,,目前平均出水量2548吨/日(设计流量为800-1000吨/日),,主要化学成份有:H2SiO3()、HCO3-()、Cl-()、SO42-(438mg/L)、Ca2+(174mg/L)、Mg2+()、K+()、Na+()。此外,还有许多微量元素Sr、Li、Cu、Zn和可溶性的SiO2和H2S等,没有检测出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