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年级下学期大阅读课教案时间:年月日
阅读内容
《弟子规》阅读交流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读目标
阅读《弟子规》片断,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恪守规范的道理。
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二年级下学期大阅读课教案时间:年月日
阅读内容
《弟子规》阅读交流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读目标
阅读《弟子规》片断,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恪守规范的道理。
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交流读书方法和自己的读书收获。
阅读重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交流读书方法和自己的读书收获。
阅读方法
讨论展示、交流感悟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通过几节课的阅读,我们对《弟子规》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来进行交流,请问学们畅所欲言!
二、交流《弟子规》相关知识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康熙雍正年间绛州(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编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诞生于顺治4年(1647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雍正七年(1729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辞世。
现在流通的《弟子规》原名是《训蒙文》,是李毓秀夫子的著作,后经雍正乾隆年间贾存仁改编并改名,在清代后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者”,有“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之称,《训蒙文》意思是启蒙、教育子弟尽人伦本分、忠厚生活的读物,全文仅1080个字,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编撰而成,内容浅显易懂,通俗押韵,易于读诵,很快流传于世,这本不起眼的《弟子规》辗转翻印,流传南北,成为妇孺皆知、历久弥新的修身读本。
交流《弟子规》内容
“弟子”不是指小孩,有学生、子弟之义。
“规”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
《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每句押韵,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九十行一千零八十字,内容浅显易懂,数百年来流传甚广,影响巨大。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共1080字,分别列出113件事情,其中“孝(入则孝)”24则,"弟(出则弟)”13则,“谨”24则,“信”15则,“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