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三、十四章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假设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库仑(C)元电荷(e):电子的电荷量最小,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
7.摩擦起电的本质:,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
8.导体:擅长导电的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容液等。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绝缘体:不擅长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二、电路
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源的作用:提供电能;用电器作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他能量;开关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作用: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组成电路。
3.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危害: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4.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5.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首尾连接
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电流途径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途径流回电源负极
干路电流在节点处分流,在另一节 点处集合流回电源负极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和开关位置无关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
用电器是否互相干扰
互相干扰,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顿工作
互不干扰,任何用电器的通断不影响其他用电器的通断
小彩灯是串联,开关和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生活中用电器之间是并联,路灯间是并联。
三、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挪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和自由电子定向挪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  电路为闭合电路
4.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5.电流的单位:国际制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mA)1A=1000mA  1mA =1000μA 灯泡中的电流约0.2A,电冰箱中的电流约为1A
6.电流表的使用规那么:
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假设没有要调零。
⑵待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连入电路前要选择适宜的量程。(可用大量程试触的方法选择)⑶电流表和被测电路串联。
⑷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⑸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7.电流表读数方法:
⑴先确认所选量程(看接线柱);
⑵确定分度值;
⑶最后根据指针所指的刻度读出所测电流的大小。
8.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一、电压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挪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4.电压的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5.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①仪器:电压表,符号:
②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③使用规那么:两要、一不
④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⑤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那么指针会反偏。
⑥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7。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