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如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变,那么无产阶级将恒久生活在资本家的奴役之下,那么又何来华蜜、欢乐可言?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又不禁联想到当今世界的“美国次贷危机”,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但是对于底层工作者们的影响却是异曲同工的悲怆。正如央视记者白岩松访美时在华尔街看到的情景一样,豪华的餐馆旅店还是顾客盈门,对于中高产阶级者来说经济危机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损害,而对于无产阶级者来说,失去了工作就是去了生活经济的来源,好比断粮、断奶一样,他们的生活却是异样艰苦、辛酸的。
摩登时代观后心得2
这天看完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让我感到有点深厚,虽然这是一部以简洁的幽默手法来呈现的电影,但是看到其欲表达之内涵就感觉到快乐的沉重了。喜剧大师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喜中见悲的诠释方式、辛辣犀利的讽刺和揭示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工人饱受资本家欺压剥削的严酷现实,概括了“摩登时代”这一冲突的本质。辛辣犀利的讽刺、精湛绝伦的哑剧技巧、完备的银幕形象以及温馨感人而焕发着人性光辉的感情,这使得影片至今还散发着不朽的魅力。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_年头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因为机器设备的广泛运用,超多解雇工人所造成的失业浪潮。工人夏尔洛在工厂干活,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失控的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这些影像无不反映了机器时代给人们所带来的恐惊与打击。夏尔洛在大街上被警察误认为是工人暴动的领袖而关入了监狱。被提前释放时,他好像并不情愿理解好像是人们期盼已久的自由。因为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劳的最好地方是监狱。在监狱里,人虽失去了人身自由,但不用为失业、饥饿所困扰。在街头,人虽然获得流浪的自由,但要为无家可归、饥饿而苦痛;在工厂,人虽能维持生计,但他却是机器的奴隶。
的确,他在外面的确还不如在监狱中,虽然获得了表面自由,但是他却依旧生活在一个更大的牢笼中,在这个牢笼中,有钱的人为所欲为,无钱者无家可归。之后,夏尔洛遇到了同样是流浪者的女主角,虽然生活是非常窘迫的,但夏尔洛和流浪女相濡以沫的暖和场面,也给人温馨感动的感觉,焕发着人性美的光辉。影片的结尾,虽然全部的努力都没能让卓别林和流浪女看到任何生活起先好转的期望,但是在一个荒郊野外醒来的早晨,卓别林和流浪女依旧携手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使人激昂。
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让人们在笑声中看到资本主义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残酷、黑暗的现实,资本家无休无止的压榨,已使很多人民无法生存,流浪街头,沿街乞讨,连工人的吃饭时间都相剥夺,因此独创了吃饭机器,,因为剩余价值才识资本家最终想要获得的就是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肯定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肯定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时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透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片中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还正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所以资本家们通常采纳第一种方法来剥削工人。片中老板不停地让传送带加速,削减休息时间,甚至一根烟都抽不完,就又要工作。资本家们还独创了自动喂食机,来变相的延长工时。马克思对这种做法作出了这样的抨击:“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必需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影片同时也表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必需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影片中也有所反映,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工人们纷纷失业。有的靠要饭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