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学前教育是人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塑造人的品性、培养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将德育渗透到学前教育中,能够让幼儿的行为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幼儿良好道德思想、正确观念的形成培养,可见,德育幼儿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学前教育是人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塑造人的品性、培养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将德育渗透到学前教育中,能够让幼儿的行为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幼儿良好道德思想、正确观念的形成培养,可见,德育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文章将从学前教育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展开探究,进一步提出德育渗透策略,旨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几点教学建议,实现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前教育;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幼儿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可见,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等道德行为,使幼儿终身受益。现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德育渗透
教育环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物质环境,另一部分为心理环境,一个好的环境能够为幼儿发展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学前德育教育过程中,主要是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参与创设的活动中来,以净化幼儿心理环境,使得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下,逐渐提升幼儿个性品格,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首先应优化客观环境,应合理设置幼儿园的场地、设施,室内陈设干净、整齐,保持空气清新,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觉。例如在校园的栏杆上,设计一些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如企鹅、蝴蝶、小兔子,同时在园内也可以养一些小动物,如兔子、小鸡以及小狗等,并让孩子们照顾他们,使得孩子们能够爱护小动物,对幼儿园产生熟悉感以及喜悦感。其次还应净化幼儿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与幼儿的有效互动,为幼儿创造平等、友爱的氛围,使得幼儿在温暖自在环境快乐地成长。同时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主要采用的是正面教育,让幼儿接受到更好的爱,逐渐让幼儿养成的行为习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幼儿创设环境时,还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好寓教于乐,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布置环境,以发挥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心态。
二、开展游戏活动,实现德育渗透
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发挥自己的智力以及能力,而且游戏活动中,幼儿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规则的制定,约束幼儿的不良行为,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还应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向幼儿渗透德育知识,让幼儿懂得更多的道理。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应引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应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同时应注重游戏活动的组织和领导,明确游戏活动开展目标,保证游戏活动开展游戏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例如教师组织幼儿玩“拔萝卜”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的开展,让幼儿明白团结的力量,培养幼儿的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