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寒气是许多疾病的根源
寒气是许多疾病的根源
寒气是健康的最大杀手!举凡癌症、心肌梗塞、脑中风、糖尿病、肥胖等等疾病都与体寒有关系。
为什么流感发生时,有些人会生病,有些人却平安无事?为什么风吹雨淋后,有人立刻感冒发烧,有人则毫无不适?发发汗,寒气一散,不就可以好了吗?
的确,有些疑难病症,知道了它的根本原因,治疗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也有些病症,虽然寒气藏得比较深,但利用刮痧、灸法、熏蒸、拔罐,再结合食疗、运动,也能得到根治。对于中医而言,寒气不算什么,一般都能除去。但要命的是,寒气会和其他病因结合起来,使疾病深痼难疗。
寒气会引起气血的凝滞,形成淤血,寒和淤又可以结合起来,使疾病复杂难治。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中风,就有寒和淤的双重特征。对于这些病症,如果只知道活血化淤,不祛除寒气,就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寒气会和湿邪结合起来,形成寒湿。许多风湿和类风湿性疾
病就是如此,肌肉关节疼痛不适,发热怕冷反覆发作,关节又肿又痛,这就既要除湿,又要驱寒。
寒气久郁在里,也可能化热。有些疾病,表面是火气大,比如口腔溃疡、痤疮,内里却是冰凉怕冷,喜欢暖和。许多医生被假象迷惑,用清热泻火的方法,使疾病越治越重。
如果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再感受寒气,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因此,要想健康,最聪明的办法,当然是不要生病。而要想不生病,就要弄清寒气最容易从那里入侵,什么情况会招致寒气伤身。
寒气最喜欢人体哪些部位?
●头部:头部为「诸阳之汇」,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
而寒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阳气,因此,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通常一淋到雨,头部就会感受寒湿,加上头部阳热气盛,毛孔常处于开张状态,寒邪就更容易侵入。大多数人如果因感受风寒而感冒,都会有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这就是寒气入侵的反映。假如寒气长期从头部侵入,就会形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
从养生角度而言,保护好头部使其不受寒气侵袭尤其重要。
出门在外,特别在寒冷或多雨的季节,一定要注意携带雨具,下雨时及时保护头部。晚上最好不要洗头,或是洗完头一定要用毛巾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以防寒气入侵头部而引起头痛。
●背部: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也是阳气旺盛、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背部受寒,日久渐积,可能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而从背部排除寒邪,就可以根治这些病症。拔火罐、刮痧、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疗法,常选择背部作为治疗部位,就是这个道理。
●口鼻:口是饮食进入的第一关,冰冷的饮料、寒凉的食物,都会藉由口把寒气带入胃部。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恶心、呕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喷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而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流行时,人们戴上口罩,就是为了防止寒气的侵入。
●肚脐:小孩和老人的腹部,尤其是肚脐,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通道。晚上睡觉不小心踢了被子,腹部受凉,寒气就会从肚脐进入,引起腹痛、腹泻。因此以前的人们会为孩子把肚兜戴在腹部以保护肚脐,以预防受凉所致的腹泻。如果在肚兜中加入合适的中药材,还能治疗许多疾病。
●毛孔:全身的毛孔张开时,若不注意保护,寒邪会乘虚而入。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调冷风,最容易生病,甚至得重病。这时赶快喝生姜红糖水,使寒气从毛孔排出,可以防止这些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