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第一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1、了解数据、总体、样本的含义及随机抽样的一般方法;
2、掌握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的作图方法和应用;
3、掌握分层法、统计图表法的应用;
4、了解直方图的原理、作用、作图方法及应用;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抽样方法
系统抽样
从总体中每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的抽样方法,比值K是总体容量N与样本容量n之比;
当出版商批量发货及产品特别多时,并且易作某种次序的整理时,系统抽样比分层抽样好;
1, 2, ……. K
K+ 1, K+2, …….., 2K
2K + 1, 2K+2, …….., 3K
直到 N为止
例,从具有1000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50个个体。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总体、样本、数据间的关系
总体
样本
结论
数据
抽样
分析
管理
测试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数理整理和统计
抽样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来反映总体。
在书业公司经营管理中,常常将测试的样本数据,通过整理加工,找出它们的特性,从而推断总体的变化规律、趋势和性质。
一批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用中心倾向及数据的分散程度来表示,表示中心倾向的有平均值、中位值等,表示数据分散程度的有方差、标准偏差、极差等。
描述总体数据离散程度的参数为方差σ2 ,描述总体数据中心倾向的数为均值μ 。若利用样本参数近似描述总体状况时,可以利用样本方差S2近似代替总体方差σ2,利用样本均值X近似代替总体均值p。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数理整理和统计
样本平均值
样本中位值
X = ——————————
X1+X2+X3 …….+Xn
n
中位值是按照数据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的数值,中位值记为X
~
若n为偶数,则取位于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为中位值;
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数理整理和统计
样本极差
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偏差
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就是用来度量数据波动幅度大小的一个重要特性值。样本方差是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通常记为S2;样本方差的平方根S称作样本标准偏差,它与样本方差一样,是反映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特性值:
样本极差表示一组数据分布的范围,是指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R = Xmax - Xmin
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检查表
在书业公司日常管理中最强调的是事实管理,就是要掌握事实,要掌握事实就必须设计检查表收集数据。
业务记录用检查表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层别法
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即将多种多样的数据,因应用目的的需要分类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采购
营销
物流
财务
其 他
公司数据仓库
第三十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层别法
用在检查表上
用在排列图上
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排列图(帕累拉图)
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通常所说的80/20法则。
针对问题所收集的数据按其重要性的顺序,记录在
帕累托分析表中。
公司80%的销售来自于20%教辅图书产品。
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排列图的作用
公司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何入手呢?
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就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柏拉图是根据收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所产生的数据(如作业准确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产品销售排列图
销售名次
产品名称
销售码洋
所占%
备注
合计
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排列图的作图方法步骤
① 将用于排列图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类。
② 确定数据记录的时间。
③ 按分类项目进行统计。
④ 计算累计频率。
⑤ 准备坐标纸,画出纵横坐标。
⑥ 按频数大小顺序作直方图。
⑦ 按累计比率作排列曲线。
⑧ 记载排列图标题及数据简历。
第三十五页,讲稿共八十五页哦
排列图:例1
如一公司由物流中心人员操作问题,导致图书损耗。记录两季教辅销售期所产生库存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