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胡同文化》教案
刘 建 湘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家作品,理解“胡同”的来历。
2、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才能。
3、正确对待胡同文化的衰败。
二、教学重点:
把握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
三、教学难《胡同文化》教案
刘 建 湘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家作品,理解“胡同”的来历。
2、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才能。
3、正确对待胡同文化的衰败。
二、教学重点:
把握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量:
一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到胡同去”。
2、“胡同”一词的三种说法。
(二)作家作品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历史博物馆职员。1940年开场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异秉》等。他那种娟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阅读课文,讨论赏析:
1、通过图片认识北京的胡同.
2、老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3、出示一组四合院图片,理解四合院的特点,理解其构造、宅门、门墩和影壁。
4、阅读─至五自然段,考虑问题:北京的胡同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讨论概括,老师归纳:
方正(方位意识)
取名来源(记数、物件、人名、行业、形状)
宽窄(区分阶层)
网络(方便、安静)
和四合院是一个整体
(精品文档请下载)
胡同的特点
5、阅读课文六至十二自然段,欣赏一组胡同的图片,考虑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学生讨论概括:
封闭 安土重迁
渴望独门独院
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满足,物质要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