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的产生原因离心风机运转时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性噪声两部分,其中前者强度大,是离心( 离心泵)风机的主要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以下几方面: ( 1)风机入口气流的不稳定流动与叶轮之间的相互作用; ( 2)流道内气流在叶片界面上分离产生涡流,涡流分离产生涡流脱落噪声; ( 3)叶轮流道出口气流突然扩散引起气体稀疏而产生噪声; ( 4)高速气流与蜗舌之间的相互作用。 2离心风机设计与改造中的降噪方法从离心风机气动噪声产生原因可知,合理的气动设计是获得低气动噪声最根本的方法,通流部件结构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匹配不但可获得高的效率,而且相应的噪声水平也低。具体地说,在离心风机设计阶段和已定型的离心风机改造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降低噪声。 211 增加叶栅的气动力载荷,降低圆周速度对离心风机采用强前向叶片,且多叶片叶轮有利于增大叶栅的气动力载荷,在得到同样风量风压情况下,叶轮叶片外圆上的圆周速度 u 可适当降低,因风机噪声的声功率与 u516 ~ 6成正比,因此可使风机 A声级明显降低。最典型例子是目前用在深型家用排油烟机上的离心风机叶轮结构。 212 合理的蜗舌间隙和蜗舌半径当气流与叶片作相对运动时,叶片后缘的气流尾迹中,速度及压力均小于主流区,使叶栅后的气流速度与压力分布皆不均匀。这种不均匀的气流在旋转。由于在动叶的气流出口有蜗舌存在,则这种非稳定流动与蜗舌相互作用将产生噪声。距离愈近,噪声愈烈。通常当相对蜗舌间距Δ s=Δ r/D2 ≥ 0112 ~ 0114 时,频谱上无明显的峰值。过大的蜗舌间隙将使风机的气动性能降低。另外,在前向多叶片叶轮离心风机上试验表明,该类风机的蜗舌间隙对噪声影响更大。适当取较大的风舌前端半径可以降低离心风机的旋转噪声与涡流噪声,不会对风机性能带来严重影响。蜗舌前端半径对叶片通过频率级噪声的影响比蜗舌相对间隙的影响小。由于结构与性能的差异,风机合理的风舌半径应由实验得到。 213 蜗舌倾斜离心式风机叶轮叶栅气流的周期性脉动速度所产生的周期性脉动气动力与蜗舌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噪声。此噪声的大小与脉动气动力的剧烈程度及蜗舌的迎风面积有关。把蜗舌做成倾斜式,则同相位的脉动气动力的作用面积小了,辐射的噪声也就减弱了。蜗舌的倾斜角α可按 tgα=( t-2r ) /b 计算(其中 r 为蜗舌半径, t 为叶轮出口栅距, b 为叶片宽度) 。蜗舌倾斜的方向应是向后盖板侧升高。若方向弄反,效率会有一定降低。蜗舌倾斜后,蜗舌如果保持直的, 则蜗舌与叶片间的间隙就是变的,风机效率将有所降低。如果保持间隙不变,则效率亦不变,但蜗舌就需做成弯曲的,结构上要复杂些。如叶轮叶片数少( Z≤6~ 8)时,风舌倾斜角过大,蜗舌处流动情况恶化, 则效率可能降低。研究表明,倾斜蜗舌的减噪效果与增加叶片和蜗舌间间隙的减噪效果不能叠加。倾斜蜗舌的作用在间隙小时显着。当然,蜗舌不倾斜,倾斜叶轮叶片也可以。但结构复杂,气动性能有所下降。蜗舌倾斜方法对前弯式离心风机的降噪效果明显,该方法不会增加风机尺寸,也不影响风机效率,而且几乎对所有工况都有效。因此,在新风机设计或在现场风机改造时皆可使用。 214 叶轮入(出)口处加紊流化装置在离心风机叶轮叶片的入口或出口处加紊流化装置(金属网),可使叶片背面的层流附面层立即转换为紊流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