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ppt

格式:ppt   大小:71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4/1 文件大小:7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第一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一、示波器的作用

(电压与时间关系);
、周期、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测量一切可以转化为电压的参量(如电流、电关于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第一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一、示波器的作用

(电压与时间关系);
、周期、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测量一切可以转化为电压的参量(如电流、电阻、温度磁强等)
第二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二、工作原理

Y轴放大
X放大
锯齿波发生器
电源
外同步
内同步
电源同步
扫描
外接
X轴输入
Y轴输入
双踪示波器结构框图
u
第三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电子在水平/垂直方向受电场力。
:在水平偏转板上加锯齿波电压,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周期性地来回扫动,屏幕出现水平亮线,称为 “扫描”。
扫描方式:AUTO/NORM。
:在Y偏转板加正弦电压Uy,在X偏转板加锯齿电压Ux,使电子在Y方向做正弦运动,沿X方向做匀速运动。
若Tx=nTy。则屏幕上出现n个稳定的正弦波。
u +
-
e
ux
t
a
e
x2
x1
扫描线
第四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触发同步:只有Tx为Ty的整数倍时,屏幕上的波形才能稳定。
为了得到稳定波形,可以采用触发同步:即从触发源(如Y轴电压)引入一部分信号去控制锯齿波发生器,强制Tx=nTy。
调同步:选触发源(source)—调电平(trigger level )。
双踪显示:利用电子开关,把通道1(CH1)和通道2(CH2)的两个信号波形轮流显示。
选通道:CH1、CH2、CH1+CH2,CH1-CH2
选显示方式:交替(ALT)/断续(CHOP)
第五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用李萨如图测量信号频率
把两个正弦信号分别加到X轴(CH1)和Y轴(CH2)输入端,则屏幕上光点的运动轨迹是两个互相垂直的谐振动的合成。当两个正弦信号频率之比为整数时,其轨迹是一个稳定的闭合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李萨如图,如图3-3-6所示。
第六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波形亮度、聚焦调节
第七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1)选扫描方式(SWEEP MODE) :AUTO,以便无信号输入时产生水平亮线。 (NORMAL/SINGLE)。
旋钮居中:先将常用旋钮放在中间位置,如“INTEN”(波形亮度)、“READ OUT”(字符亮度)和“POSITION”(垂直位移)、“←→POSITION”(水平位移)等常用旋钮居中。
2)选通道:CH1/CH2;
选显示方式:ALT
交流(AC)耦合:一般情况下,按DC/AC键,使CH1和CH2输入信号耦合方式为AC。
第八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3)调同步
选触发源(source):按SOURCE(触发源)键——VERT(垂直)触发方式,这样不管从CH1还是从CH2输入信号,都能得到稳定的波形显示。
交流(AC)耦合:按COUPLE(耦合)键,使触发信号耦合方式为AC。
调波形稳定:调“TRIG LEVEL”(触发电平)
4)调大小
调节X轴“TIME/DIV(扫描速率)” 旋纽,使屏幕X方向显示1~2个周期波形。
调节Y轴“VOLTS/DIV(偏转因数)”旋纽,使Y方向信号的峰峰值占3~5格。
第九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示波器使用小结:
扫描—通道—显示—触发—同步
口诀:自动(AUTO)扫描—旋钮居中—交流(AC)耦合—垂直(VERT)触发—电平(TRIG LEVEL)调节。
第十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周期(频率)与相位
1)“距离测量法”——基本方法
峰峰值电压UPP=y(cm)×偏转因数K(V/cm)
交流有效值:
周期T= x(cm)×扫描速度P(ms/cm)
频率f=1/T(Hz)
相位= x(cm) ×3600/XT
2)“光标测量法”—大多数示波器没有.
第十一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感谢大家观看
第十二页,讲稿共十二页哦